凡例

祖上从山西迁到山东已是两百多年,自第一个老祖到最小的一代,已有11代人,自从族谱意外被焚后,我族至今未修过谱。因家族趋巨,外出人口也相应增加,且越来越多的出去工作、生活的族人。以致见到人、听到名也不知是本家还是外姓、更不知大小、如何称呼,生个小孩也不知该如何取名、如何定字辈。因此,族内多人建议修谱以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此事确实势在必行。经多次合议,遂决定修谱。


因资料欠缺,多从传说、记忆和现有墓志中查找。但因年代久远,实难找到更多的物证。但这确是一件严肃的事,找不实证就不能编造,所以就只以现有材料进行修谱,以求反映真实。


此次修谱,男性进行全名书写,女性如能确认就全名填列,如不能确认就只注明姓氏。个别不能正确书写的名字就按大体的读音字书写。出嫁之女性到此为止,入赘之女书全名,至还宗代止,出外上门则能知悉的记录全部。因不能找到最老一辈(即杨昌之父和杨宗保之父),就按两叔侄分叙列谱,叔辈始祖为杨昌,侄辈始祖为杨宗保。(查松子园新谱推断应为杨维藻或杨维蘭,但既不明确,就无法乱用。)


为方便查看,以世系表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人也作文字序辈。


图片、人像及其他材料仅以收集到的入谱。


修谱之工,有开始之期,而无完工之时,接下来更多的时间则是添加、补充资料:如联系方式、所处行业、祖坟中有图片、有文字的坟茔,这些作为补充之实料,需要所有族人支持获得。


0.100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