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繁衍

  一、以地为氏  1、《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唐侯丹朱之子大由(又名:大繇)封于傅邑(傅岩),因以为氏”。  2、《史记·殷本纪第三》记载了一个真实而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商代武丁登基后,想复兴国家,但贵族中找不到理想的得力助手,因此三年不发表政见,大政交由大臣处理;自己深入下层明查暗访,了解情况,发现人才。
  他深深地感到:贵贱等级分明,是商代难以超越的“雷池”。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必然会遭到贵族们的坚决反对。怎么办?商代的人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特点编个故事:上天托梦告诉我,“夜梦得圣人,名曰说”。并叫画家按梦中见到的圣人面貌神态画成了图像。
  朝廷里的官员没有一个人对得上号,便派人到处去找。结果在傅险(也叫做傅岩,今山西平陆县城郊东部圣人涧),找到一个相貌很像,叫做“说”的人,他正在工地上劳动,寻找的人就带着这位踏破铁鞋都难找的“说”,回京城去见武丁。武丁一看就笑着说:“我在梦中见到的正是他”。
  接见时,武丁请教他治国平天下的办法,说公对答如流,讲得切合实际,道理深刻,武丁听后非常赞赏,“果圣人,举以为相”,并封他姓傅。他成了傅姓的鼻祖。君臣间的对话,记录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说命(三篇)》里。  鼻祖傅说到现在已3337年,传110代左右。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统计:傅姓现有人口600多万人,居全国100个大姓中的第36位;傅氏在台湾是60个大姓之一,遍及台、澎、金、马、而以苗栗和新竹最多,其次是台北与嘉义。  郡望:清河郡(堂)、北地郡(堂)。  堂联:(1)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
  上联指贤相傅说,下联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2)盐梅世第,岩野家声。赞誉的是鼻祖傅说及其家族。

  

0.1079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