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宗俱碑》《元和姓纂》所载,古帝重黎之后,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史称四岳,为臣子之首,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故称为宗,四岳之后有宗姓。这一支为宗姓之起源,得姓时代最为久远,处于姓氏的初始阶段,那时正是唐尧在今河北唐县称帝建都的兴盛时期。见河北唐县宗氏族谱。
四岳之后在周王朝时期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亦称秩宗、咨伯、祝宗、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诸多史书记载:“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在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秩宗氏、咨伯氏、祝宗氏、太宗氏、上宗氏等,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岳宗伯之后是宗氏正宗,此系宗氏有宗资、宗均、宗悫、宗懔,宗泽、宗庆后,以及宰相二人:宗秦客、宗楚客。 [1]
(新唐书 宰相世系四)的记录,宗楚客为出自子姓的伯宗是错误的。有族谱记录宗伯、宗资、宗均、宗悫、宗懔、宗楚客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