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一、出自姜姓 炎帝之后。源于春秋时的齐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姜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之子被封于高(有称今山东邹平东北部、也有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单人旁的xi)与齐襄公的弟弟小白是好友。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所杀,于是溪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恒公。桓公继位后,为表彰溪的功劳,便允许他以祖父的字为姓,自此得姓高。此得姓之记载,亦可见《广韵》。

  高姓在齐国得姓后,世世代代相继担任齐国的上卿之职,是齐国著名的官族之一。至东汉时,其裔孙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任满后举家留居渤海郡 (tiao)县(今河北景县),子孙中名贤相继,进一步光大了先祖的基业。以致后人在论及高姓郡望时,无不首推渤海 县。

 

  二、出自姬姓 黄帝之后。高姓来源之一相传出自西周王族周公之后,出自姬姓。史称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数传至鲁惠公,有子名祁字子高,史称公子祁或公子高。其后代遂以公子祁的字高为姓。

 

  三、源于上古 高元后人。《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相传高元是为黄帝造高楼的建筑工匠。据某些谱书记载,高姓的来源之一是高元的后人。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高元筑高楼技艺高超,子孙引以为荣,遂以高为姓。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为高姓。

0.0863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