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编辑 阎(Yán)姓,今多简写作“闫姓”,阎氏乃宗周嫡出,源出有九:
源流一
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以封地名为氏。据《元和姓纂》《阎乡家乘》等所载,相传有裔孙后稷,承袭姬姓,北周人尊为始祖。12世孙古公亶父又称太王。他有三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周武王时,封泰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今河北省易水一带)。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阎作为姓氏。
源流二
出自姬姓。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手心上有一个“阎”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阎城(今陕西省北部一带),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
源流三
出自姬姓。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邑(今山西省安邑),后被晋国所灭。
源流四
出自芈姓。楚国公族,有阎敖。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扎鲁特蒙古岳诺特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岳诺特氏,亦称岳诺托氏、亦日呼德氏、阎忽德氏,世居扎鲁特。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not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岳诺特氏多冠汉姓为阎氏、门氏、伊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巴克桑氏,满语为Baksang Hala,汉义“六十斛”,也就是“三十石”,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满族中仍有巴克桑氏族人,清末民初多改汉字单姓为阎氏。
⑵.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改汉姓为阎氏。
⑶.满族阎佳氏,亦称严佳氏、雅佳氏,满语为Ya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省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阎氏、颜氏。
⑷.满族阎拉扎氏,亦称颜扎氏、燕札氏、颜查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部,以姓为氏,满语为Yanja Hala,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叶赫(今吉林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