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当我懂事时,父母向我讲述高祖父王义仁怎么到辽宁来的故事。我的高祖父在青年时期大约于清朝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因天灾逃难由山东省唐义县王家庄,携妻担两个男孩落脚到现在的辽宁省灯塔市张台子镇房身村,高祖父到此,地无人烟,一片荒凉。高祖父与由外地逃难相遇的张家、李家一起开荒种地,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了今天的房身村,有五代人在此生活了二百多年。高祖父王义仁及祖父王臣这两辈1935年之前家族生活富裕,过得很好,有田有地有农用车马,有房屋庭院。自食其力的农忙时雇用短期临时工,可说是家业兴旺。到祖父王锡纯这代,他青年期到中年还保持原有的家业,后来因为赌博,把部分家产输掉了,又因为民国伪满期间在房身定居的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高均阁,要在家乡修建公寓,看好我家的房地场,将其收买过去了,我家用卖房钱重新建起了小房子生活。从祖父辈第三代王氏家族,我的堂伯祖父就离开了房身到现在吉林省东风农村落户,其他的到灯塔街、小北河街开鞭杆铺为生,离开了高祖创建的家乡房身村,只有我父亲和我这辈没有离开。

    我的名字是因为祖父、父亲两代都是单传,到第五代我这代没男孩了,父母生我时就三十七岁了,后三年生了妹妹,所以把我当男孩养起,起了男孩的名字。就是让我树立男儿志向,树立雄心大志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0.1240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