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当时,宗庙为天子专有。到了南宋,朱熹提倡兴建家族祠堂。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

  风水讲究

  1.龙脉:祠堂既然是先人灵魂的归宿,自然要占尽龙脉生气,方能庇佑子孙后代。修建祠堂,讲究背山面水,左右护卫,明堂宽大,水出吉方,水口收气,与外界地形地貌不冲突等。

  2.享堂:又称为“祭堂”,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是整个祠堂最重要的地方。空间要大,建筑要高大,材质要好,采光要足。方能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

  3.水塘:祠堂门前一定要有水塘,或拱桥、大路,因为水主管族运财源。若想要家族人丁财运两旺,必须背靠为实,水抱宗门。

  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祠堂结构

  宗祠从前往后,由门坊、仪门、门厅、享堂、寝堂五部分组成。

  寝堂是祠堂中最庄严之地,是摆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牌位不是任意拿来放上去的,自立祠供奉之始祖及始迁祖,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按世序一定位置依世代供奉的。

  宗祠正厅供奉着始祖公及夫人塑像,左边是建祠宗支宗亲各支祖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忠孝善事,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

  祠联,包括堂联、楹联、门联等。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的来源、发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名讳字号、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内容,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再现,以达到不忘祖先、不忘故土、不忘根源的目的。

  

0.078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