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墓葬

11陵园墓葬

2018-1-15

  李氏家族墓地,是一处家族墓地。位于临潭县新城乡张王堡村北2公里。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为明代“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达家族墓地。地表原有陵园建筑,已毁,封土夷为平地。原有“奉敕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公之墓”墓碑,已毁。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明史有重要价值。

11吴氏族谱古序(一)
人之生也,由皇王以来,而姓氏于是乎。而得居方以来,而其业于是乎。创业得姓氏,则吾人所本。创基业,则吾人知所止本焉?而不知宗,是谓无亲止焉?而不知居,是谓无家。吴氏泰伯之后,唐太史兢公之流派也。则其所从来之本远矣,地有丰之金斗,吴氏之所肇基也。生于斯,长于斯,萃国族于斯,死者感于山葬焉。后有天井湖之待伏,前有丰水之汪洋,茂茂葱葱,毓秀特异,牧牛羊之岗,浴群骥之池,皆其胜据也。斯则地之所止,徙来久矣,本之是家止之。是居非旦无亲,不亲之罪而蒙,不知之非者可沦矣,于是乎序。
皇宋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赐进士及弟待御史梅溪王十朋撰
吴氏族谱古序(二)
慨至魏晋以来至唐,最尚门阀,故以谱牒为重。近世此事稍寝废,予每为之浩叹!今观吴氏族谱,根源于泰伯,仲雍,溯派于兢公,宣公,千支万叶,缕缕不阙。自隆兴,衣冠灿然,盖升于学者,二十有三,举于乡者五十有七,荐于朝者三,奏于礼部精究者九。而特科恩封,世尝拜爵者又三十有四,犄歟盛哉!自昔以智力,持世功起家者,有道份所忌,传之数世而泯。惟诗书之译,绵绵延延愈久而不坠,赫赫而彰,孰君循循而至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大。吴氏代有人焉,将有优者,出于其时可矣。
咸淳九年(1274年)宋承相,信国公,文天祥撰
吴氏族谱古序(三)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姓。则至三代以来,为名氏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其布,不可纪矣。至唐太宗时,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者,一百九十姓,一千六佰五十一家。而吴姓氏与首耳焉。今唐太史兢公传至宣公附马时,遂江南右族,而吴之姓氏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与之京,嗟呼!世之名氏有二,人品与家世而矣。人品不足,而家世独足,不足以振之家世之兴。人品无添,于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矣。
宋西山道人,著名理学家,诗人,副宰相真德秀撰。
吴氏族谱古序(四)
静观古史,考诸姓氏,自唐虞以下,迄周武王其分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殆亦众矣。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土而命氏。因其后有以国为氏,以溢为氏,以父王字为氏。或以封官或以邑,以字,其所以为氏者不为不多矣。採之诗书,稽诸史传,昭然甚明。夫以周武王之后,其子孙受姓者四十有八人,赵、吴、陈、卫、蒋、沈、秦、许、曹、鲁、马、宋、梁、江、郭、蔡、朱、徐、胡、魏、冯、史、覃、
0.0693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