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何氏人世世代代以此为目标,生生不息,孜孜不倦地追求它、实践它,并力图达到它的最高境界。家乘谱牒作为何氏家族对族史的总结和未来的昭示,忠孝仁义的思想在里边得到了贯穿始终的淋漓尽致的具体体现。
有些家庭和族谱索性把修谱这件事情就当作了宣示、实践忠孝仁义思想的重要标志。《青山里何氏家乘》就认为修谱本身是“仁人孝子所为,隐念于先代谱系,务必兢兢业业,五年一修,十年一纂也”。几乎所有的何氏族谱里都有要求族众贯彻践履忠孝仁义思想的具体规定。《何氏家乘》中《祖训》篇有“五不欺”之说:居家不欺亲,仕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并且谆谆告诫族人:“终身行之者,其在此乎!”“无一刻不殚其心力,无一处不竭其精诚”。《崧里何氏宗谱》在《传家训铭》里对族中男性作出了“五不容失一”的家规,首要一条是孝敬父母,纪念先人“不得有稍差”。《球山义门何氏宗谱》中有“百行孝为先”的说法。庐江堂《何氏族谱》规定了对“忤逆不孝”之子孙实行惩戒的条款:鸟尚反哺,羊犹跪乳,“对亲有岔戾之容,唐突之语,即为忤遂。该房长自应以家法责治。”诸如忠君爱国,敦亲睦族,扶危济困,体恤贫弱,关心孤寡等忠孝仁义思想都是何氏人的共识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内容在何氏族谱中比比皆是。
国有国史,家有家史。记录中华六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是二十四史等浩如烟海的史籍,记录何氏人家族发展、变化的家史和族史,就是众多的何氏家乘谱牒。“家乘”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家谱、家牒、族谱,即记录家族世系和事迹的书。它一般包括一个家族的起源、播迁事迹,即这个家族生息、繁衍、婚姻、仕宦、经济、文化、家训、族规等丰富的家族史内容。中国现在可知的最早的谱牒是《世本》,它记载了黄帝以来到春秋时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都邑、制作等。此后又出现了《帝王谱》《氏族典》《志氏姓》等早期的谱牒。魏晋南北朝以来,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修撰家谱的风气都彳艮盛行,家谱数量也如汗牛充栋,枚不胜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能流传至今的家谱却并不多见。
今人们可知的最早何氏家乘谱牒,就是在史籍《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三卷本的《何氏家传》。其次还有原本两卷,唐朝时仅存一卷的《庐江七贤传》,与《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的两卷本的《何妥家传》。但这些家谱族牒今天我们已经很难一见。今天人们所能见到的何氏家谱,都是隋、唐以后修撰的,其中尤以清朝与民国时期的最多。目前所知,国内外尚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