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仑公注史记,以褒扬功臣,崔氏兴家谱,以追颂祖先,此先贤之功,世世代代而得显,祖宗之恩,子子孙孙相继而无忘焉。”是以我族自洪武迁民以来,原期即有家谱留传于后,名字虽然紊乱,辈次因循依然当遵老年人建立家谱的意愿,即着手反复查对详加搜索。

  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崔明逃往鲁国避难,继任鲁国世卿,仕宦罔替,至秦统一。

  秦代,崔明之子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任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在西汉时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曹魏时因崔琰、崔林二人勋业之盛,清河崔氏跻身魏晋顶级门阀之列,永嘉之乱后仍根植于河北,力图对入主中原的外族进行汉化改造,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北魏孝文帝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代时北魏清河崔宗伯、崔元孙两家的后人被列入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共出宰相12人,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

  

0.0858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