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指做买卖。又指商人,尤指储备货物坐地待卖的商人。因此,定义“行为商,坐为贾”。推测,贾人是最早知道物流概念和价值的一群人,他们非常聪明地从事收集、储存、管理各类生活和生产物资的工作,为君王服务,后来才发展到估价和物资交流的市场商业的行业。在春秋时期,鲁国设置了掌管调节物价的官,名称“贾正”,即掌货物使有常价的市吏。因此,贾人应是世代为贾官的氏族的后裔,以此为氏族命名和族徽,贾任定居过的地方称为贾地,建筑的城墙就称为贾邑,最终发展形成了贾国,出现了贾姓。曾祖父去世早,关于他的故事,我都是听祖父和父亲及村里的人讲的。其中讲的最多的是:
故事一:民国年间,据我村三十里远的一村子有一个人骑着马去临清,路过我村,在我村边上把钱褡子丢失了。曾祖父起得早,在路上拾到了,心想丢钱的人一定着急。于是,派人骑马前去追丢钱的人,追到邵古将钱还给了丢钱人,那人感激万分。从临清办完事回来途经我村,特到曾祖父家中感谢。这人回家后不久,又带着家人,来到我村,给曾祖父送来匾额,上书“拾金不昧”四个金字。这块匾直到解放前夕还挂在我家大门上。
故事二:曾祖父勤俭能干,家业不小,家院六七处,田地上百亩。一年麦收季节,有雇工来说:“二爷,有人在咱家麦子地里拾麦子。”曾祖父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快去给咱家的人送个信,让他们不要割干净,留一些在地里,一定记住留一些麦子!这样咱收完后,别人还能拾一些麦子,到年下,他们就有饺子吃了!”还有一秋天,有几个小孩到曾祖父的一处院子里的枣树上偷枣吃,有人告诉了曾祖父,让他去管一管。曾祖父说:“千万不要去,你一去孩子就害怕,一慌从树上摔下来,怎么办?”
曾祖父拾金不昧,处处替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宽厚善良的品德,一直被村中人们颂扬,也一直让我引以为豪,激励我提素养,修品德,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