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马姓


马姓,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52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3位。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记载: 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由此看来,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


渊源


01


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 的封地马服,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02


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03


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


04


马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八百四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5%左右。


汉族马姓最初发祥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关中,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四位大姓,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名人


马援:(前14—49)东汉名将。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


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0.075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