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那一辈人,经历了中华民国建立到新中国成立那段漫长的历史。他们的人生中的很多篇章,写满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家内战,直到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生活的一点点改善。在他们的心中,国家如果没有战争,男人不用在外面颠沛流离,每个人都能凭借着自己的耕作,吃穿不愁,那就是他们心中最幸福的日子了
听爸爸说,从前最常吃的就是地瓜面的窝头或者是玉米面的窝头,把地瓜切片,晒干后磨成粉,再蒸窝窝头,现在吃一次这样的会感觉很稀罕,当时顿顿吃,刚出锅的会好些,凉了之后又黑又硬,即使那样也甘之如饴。等到过年的时候能吃一顿白面馒头就很开心了。不过他们那时候就有零食了,角蜜,雪糕几分钱一个,还有糖。他们上学的时候也和我们不一样,学校有食堂,想吃什么买什么,要么就是走读回家去吃。他们小时候家远的每次去学校的时候都背一麻袋的馒头,然后送到伙房,吃的时候给他们热熏一下,如果去晚了自己可能都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