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折叠商讨纂修

在《四库全书》纂修之初,编纂正总裁于敏中曾四次随乾隆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这期间正是《四库全书》体例草创、人员召集、工作筹备等事情多杂之时,于敏中采取书信遥控的方式,密授机宜。书信的接受者是在四库全书馆任总纂官的陆锡熊

于敏中三次过问某种古书的分类问题,将修书之初先定体例事宜,于无形中传达给四库馆臣。他又事无巨细,在信中狠抓错字、讹字,甚至对校勘所用笔的颜色也十分上心。馆中人员复杂,矛盾在所难免,于敏中授意陆锡熊诸人要心怀包容,以其他方式弥补不足。尤其关于无故添加誊录人员一事(馆员有利可图),于敏中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既取包容态度,又强调将事情掌握在可控范围。他办事讲求效率,督导馆员因时制宜、粗略并举,尤其强调修书要得法,对大部头著作采取化繁为简的策略。遇到违碍之书,于敏中更是密授陆锡熊"有应毁之书,不可因其文笔稍好,略为姑容"。他是自知身份且以此来为皇帝效命的。但对于违碍问题不严重的书籍,如《容台集》,他认为只需删去有碍者数条,其余可以留存。但他同时也强调,不可由纂修官私下处理,必须奏他定夺,其谨慎小心可见一斑。于敏中写给陆锡熊的信札共有五十六通,约一万五千字,皆为商讨纂修《四库全书》事宜,未涉一字私事。

折叠收养公主

据《孔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有一女儿是孝贤皇后所生,乾隆十分钟爱,可惜公主脸上长了一块黑痣,看相术说这块黑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须将公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那只有选择孔府可以当得。因为只有衍圣公可以在皇宫的御道上与皇帝并行,而且皇帝到了曲阜后,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大礼,这是别的王公贵族都无法企及的。因而,乾隆第一次到孔府时,就说定了要将公主下嫁。但当时满汉不可通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乾隆帝就把女儿寄养在金坛于敏中家中,然后以于家女的名义嫁给孔府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府的后人也不称公主,而称其于夫人。

0.1599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