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始祖

楚汉相争,最后以项羽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边而结束。于是席氏的始祖环公带着他的子孙先是定居于关中(一说关东,今陕西涵谷关一带),这也是洞庭席氏始祖武卫将军祖籍关中的由来。
西汉初期,始祖环公的子孙又迁居安定郡,后又扩展到附近的临泾一带,并在那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逐渐成为当地的大姓。这就是天下席姓望出安定的缘故。
也正因为如此,后世席姓的堂前常常会挂上安定世家这几个字。
席氏祖先在安定郡悄然隐居了好几世,直到东汉后期,席氏的子孙才重新出山为官,从东汉后期一直到隋唐年间,席氏先人世代为官,并且都政绩卓著,为官清廉,史书多以能臣文苑而记之。东汉有光禄勋席广,晋有建威将军席衡,南北朝有昌州刺史席固,东阳太守席阐文,唐有礼部尚书席豫等。
在东晋时期,北方由于姚秦之乱,安定席氏子孙开始南下,其中洞庭席氏的先祖席衡,也携家眷南迁至今湖北襄阳,并在那里落地生根,并在东晋王朝任建威将军。
衡公有五世孙席固,为北周朝名臣,遂使襄阳席姓成为当地的著姓。
固公有二个儿子,世雅与世英。世雅从小有孝名,为史书所记载,并与弟世英同位至大将军。
固公有七世孙席豫,迁徙至河南,在十六岁时考中进士,后官至唐礼部尚书,明皇称之诗中冠冕。豫公也是后世河南席世的先祖,河南的一支席氏在两宋时,又出了在当时与司马光齐名的尚书司封郎席汝言及述古殿大学士席旦等。
到了唐朝后期僖宗乾符年间,黄巢破潼关之时,豫公有五世孙席温,时任武卫上将军,因不忍生灵涂炭,又不愿变节投降叛军。于是带着三个儿子尚,常,当,避难于吴郡洞庭东山,这就是洞庭席氏的开山始祖。其三子也成了后世洞庭席氏上席,中席,下席的三个支祖。
将军临终之时告戒子孙:勿为官,勿出山。正是由于祖先的这样一句话,使洞庭席氏的子孙开始了长达800年的隐居生涯。
从唐朝末年至明朝中期,我族子孙大都隐居东山,过着世外桃园式的生活,偶有子孙外出经营,但大都不成规模。知山乐水的生活养成席家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由于偏处于太湖一隅,使我族能安然度过了从唐末到明朝的历次战乱,期间也有子孙迁居外地,如明中期的上席裔孙有迁往河南开封太康县臧家集,归德府鹿邑县孔家集,安徽凤阳亳州,南京六合县等,中席裔孙有迁往湖北德安府随州,江苏徐州韩家道口,安徽凤阳亳州,江苏淮安邳州黄儿山,江宁府江宁 县上河,上海青浦县,苏州常熟县杨尖镇等。下席裔孙有迁往凤阳泗州,上海松江等。
至此东山席家逐渐向周围地区扩展,以后江浙皖鲁一带凡有席姓者,往往都出自于苏州洞庭东山。
由于长年不受战火干扰,从明中期以后,东山的人口逐渐增加,土地渐趋紧张,东山子弟就开始外出经营。
明万历年间,武卫将军27世裔孙----吴郡名士席怡泉有子左源和右源者,经数十年的经营,终于开创一个以席家为首的洞庭商帮,北与晋帮相媲美,南与徽帮相抗衡,于是在史书上便有“遍地徽商,钻天洞庭”的雅称。
从此东山子弟多有弃学经商,而渐成习俗。我洞庭席氏也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经商生涯,左源公和右源公有子本广,本久,本桢及族中子弟弘江,琮玉等均为当时著名商人。其中本桢等更以几家之力而赈数省之灾,几经破产,又几度再起。故我席氏为商不求富甲天下,不求闻达诸侯,但求福泽一方。
从明后期直至民国,席家闻人辈出,其资本活动地域主要以上海青浦和山西清源为基地,以运河,长江为通道,清朝后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转入上海。正是这一偶然的战争推动,造就了一个金融世家在上海的驱起,其中尤以将军36世裔孙席元乐这一支最为著名,一门四代数十人均为当时金融界的领军人物,而其他各支也各有建树,如席裕福为申报董事长,席素长(守愚)为绸缎公会会长等等。
故上海百家姓一书这样评论到“席姓在上海虽不是一个大姓,却是一个知名度颇高,一个几乎人人经商的家族”。
1949年前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席家的子孙开始纷纷迁居海外,数百年来在吴郡一带创下的基业也由此而告一段落,然祖先留给子孙的那种敢于开拓,敢于奋进,乐观豁达的精神终使席家的后人在世界各地扎根生存,再创辉煌。

席氏家族的祖先在唐朝末年从北方迁居苏州东山,上海开埠以后
又逐步移居上海。他们不是做一般的生意,而是从事金融业。他们没
有长久地在自家钱庄里盘桓,而是瞄准了外滩,到外滩的外资银行里
当买办。以至于外滩那一溜排开的外资大银行里,几乎都有他们的人。
影响最大的是席正甫祖孙三代人,连续担任汇丰银行的买办,时间长
达半个多世纪。近年来海外媒体称他们为“中国近代金融第一家”。
本文作者采访了席氏家族的席与明、席与时、席与善、席与荣、席健、
席兴荣、席裕兴、席时正等人,发现他们的“秘密武器”竟是豪门联
姻。

  一个历史久远的显赫家族

  关于苏州洞庭席家,老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因为外滩那栋最庞大、
最豪华的建筑———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原先
就是席氏家族为之打理的,而且一打理就是祖孙三代人。这不要说在
上海滩,在全国也绝无仅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与席氏家族沾亲带
故的人家和朋友,很多也都因为席家的关系来到上海,渐渐“卷”入
了金融圈,形成了一个以席氏家族为中心的特殊群体———金融界的
买办群体“洞庭帮”。他们在外滩各大外资银行中当经理、襄理、协
理的,前后有三十多人次,所供职的银行还有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
住友银行、德华银行、华比银行、中华汇理银行、华俄道胜银行……

  可以说,从清末外资银行打入上海起,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外滩那些高楼大厦里的金融权,有相当一部分被席氏家族掌控着,在
金融界颇能呼风唤雨。老百姓中有句俗语:“徽州人虽狠,见了山上
(洞庭山)人还要忍一忍!”指的就是席家不可一世的气焰。

  席家的远祖是北方关中人。唐朝末年,黄巢率起义军攻破潼关时,
席温(时任武卫上将军)带着三个儿子避居洞庭东山,席温成了席氏
家族东山支的始祖,至今繁衍了40多代人。最早在上海汇丰银行当买
办的席正甫,是第37世。

  席正甫当年一肩行李到上海

  席正甫生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年头。他3岁时母亲去世了,10岁时
又失去了父亲,他和后母及两个弟弟生活得很艰苦,靠哥哥席嘏卿在
上海的洋行里打工维持。席正甫十来岁到上海,当时他除了一个行李
卷,一无所有。席正甫初到上海在舅舅沈二园的钱庄里当学徒。数年
后,等他们席氏兄弟稍有积蓄之后,就学着舅舅的样子,与人合伙办
钱庄。

  不出多少年,他们一个个在外国人的大银行里坐上了买办位子—
——席氏兄弟的舅舅沈二园在1872年成了新沙逊洋行的第一任买办;
席嘏卿先后进入英商汇理银行、老沙逊洋行和麦加利银行当买办;席
正甫于1874年当上了汇丰银行的买办,他的前任是传奇人物王槐山。
  1874年,清政府面临沿海防务上的危机,向汇丰银行提出“福建
台防借款”,数额达200万两之巨,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向外国银行借
款。王槐山心里没有底了———不借吧,怕得罪了朝廷;借吧,这么
大的款项,何时才能收回?英国老板能同意吗?一旦收不回,当买办
的可是吃不了要兜着走的。思来想去,就找了当时的跑街席正甫作替
身去天津联络。

  精明的席正甫认为,朝廷有求于汇丰,不正可以借此沟通汇丰与
朝廷的关系吗?天津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衙门所在地,到了天津席正
甫明白了,中法战争迫在眉睫,清廷必须购买大批军火,如果汇丰不
能借款,清廷将向其他外资银行贷款。经过反复交涉,席正甫终于办
成了这笔借款,条件是清廷必须付出高出行市几乎一倍的利息,分10
年还请,以盐税作担保。这个大项目拿下来,显示了席正甫的胆识和
才干,不仅受到了汇丰银行高层的重视,也受到了清廷的赏识。这么
一来,王槐山的买办位子就坐不住了,卷铺盖回老家了。席正甫坐上
了汇丰买办的位子,一坐就是30年。

  祖孙三代连任汇丰银行买办

  从那以后,汇丰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就是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
在席正甫祖孙三代当买办的这半个多世纪,正是汇丰银行业务空前大
发展的阶段,该行在中国设立了13家分行,成为远东最大、声誉最卓
著的一家银行。从1874年到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汇丰银行向中国
政府提供政治及实业贷款共82笔,共计银三亿五千多万两,使汇丰获
得了多重的利润,同时也奠定了他们父子在“洞庭帮”中的核心地位。
1904年席正甫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席立功继任汇丰银行买办。席立功
1922年去世后,他的儿子席鹿笙又继承了他的职位,一直到1929年,
在上海一品香菜馆门口遭绑匪枪击去世为止。至此,席家祖孙三代人
在汇丰银行买办的位子上坐了55年。

  不仅如此,席正甫的兄弟和其他几个儿子、侄子,大多也是著名
外资银行或商行的买办。

  席家、沈家、胡家、王家———撑起外滩半边天

  席家的背后,是一个家族和好几个家族的传奇故事。

  席氏兄弟的舅舅沈二园是东山到上海当买办的第一人,做生意本
事大,可是没有儿子,席家最小的儿子席素恒因此过继给舅舅沈二园。
于是席素恒改名沈吉成。沈二园去世之后,沈吉成就继承了新沙逊洋
行买办的职位。沈吉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沈子华继任。沈家三代占
据新沙逊洋行买办职位达35年。

  沈二园的妻子是安徽人胡氏。由于这一层关系,胡氏夫人的两个
侄子胡笛栏、胡寄梅也都成了外商银行里的著名买办。后来胡寄梅进
入中华汇理银行和麦加利银行任职,还当过有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
华比银行的买办;胡笛栏当上了汇丰银行虹口办事处的负责人,一口
气干了50年。

  苏州王家也是席家的一门重要的亲戚。王家老太爷王汉槎与沈吉
成曾是合伙人,合资开设天成绸缎局,后来成了亲家———王汉槎的
儿子王宪臣成了沈吉成的女婿,王宪臣的姐姐又嫁给席家席正甫的二
儿子席裕昆。这种情况类似老派人讲的“对门亲”———你家的女儿
嫁过来,我家的女儿嫁过去。

  这四个金融买办家族把持了这么多银行,他们能掌握和运用的资
金真不知有多少。难怪有人不无担心地说:“还好这几家人家还不算
太团结,如果他们非常团结的话,一旦联合行动起来,上海滩还不知
要出什么事情呢!”

  宋子文的得力助手席德懋

  进入民国以后,席氏家族在金融界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中代表
人物是席德懋、席德柄兄弟。

  席德懋是民国年间金融界的大腕人物,曾出任中央银行发行局副
局长、外汇局局长、业务局局长、汇兑局总经理、中国银行总经理,
国际货币基金会中国代表,长期从事全国的外汇管理工作,负责管辖
中国银行的海外分支行,与宋子文的关系很深。

  传说,宋子文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时候,还远没有发迹,曾在上
海滩到处找事做,也到外国股票公司走走。但他运气很不好,经常碰
壁,还亏掉不少钱。不知是个什么机会,席德懋与宋子文认识了,有
时席德懋就把宋子文带到家里来玩。席德懋的父亲席裕光曾为英商宝
信银行的买办,看人眼光老辣,觉得宋子文这个人学问和见识不同一
般,是个“大器”之才,对于他眼前有困难,应当帮他一把,于是借
给他一笔钱,帮他度过了难关。若干年后,南京民国政府成立,宋子
文当上了财政部长。他没有忘记老朋友,拎着一皮箱美金来到席家,
报答席德懋,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席德懋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1912年自费赴英国留学,1916年获
商科硕士学位回国,与他同学的徐新六、胡祖同一样,后来都成了民
国著名的银行家。

  回国之初,席德懋与他的弟弟席德柄一起,合伙做国际汇兑生意,
1925年受聘为上海华义银行买办。1928年中央银行成立时,受宋子文
之聘,出任该行的发行局副局长,不久兼外汇局局长。作为宋子文的
得力助手,席德懋主管了全国的外汇工作,打破了过去外商银行对中
国的国际汇兑市场的垄断,还参与了一项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金融改革,史称“废两改元”。

  席德懋后来长期主持中央银行及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被称之为
中国真正懂得外汇工作的三个专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上海银行的老总
陈光甫和中央银行老总的贝凇荪。

  席德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席与中、席与和是双胞胎。席
与和现已去世;席与中定居纽约。席与中有四个儿子,在纽约和台湾
创业。小女儿席梅英嫁给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

东平路一号席家花园

  上海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现以席家花园酒家旗舰店闻名海内外,
但这并不是席家人所开,而是别人用席家名声、在席家的老房子里开
设的。

  不少市民以为这就是席德懋的老宅,因为最初席家花园酒店的广
告上也是这么说的。其实他们弄错了一个字,不是席德懋,而是其弟
弟席德柄的。席德柄虽然名气不如他哥哥大,但也是民国金融界的重
要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士,回国后长期
从事财税、金融工作,曾任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部秘书、中央造币厂
厂长等,抗战胜利后还担任过上海阜丰面粉厂的总经理。

  席德柄、黄凤珠夫妇有一儿七女,儿子席与文抗战初就出国留学,
继承了家族的金融传统,一直在银行界任职,现已90高龄,久居旧金
山。七个女儿除了大女儿和最小的女儿不幸早夭,其余五姐妹均健康
而美丽,也久居海外。与昭嫁给上海富商张慰如的儿子张长春;与明
嫁给刘吉生的儿子刘德麟(刘家花园就是巨鹿路上现在作家协会所在
的“爱神花园”);与萱嫁给广东籍的著名医生林达伟;与时嫁给张
静江的侄孙张南琛;与景嫁给原燕京大学历史系的陈教授。

  近年来每当秋风起,大闸上市,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酒店的餐
桌前,常会出现一对漂亮的孪生姐妹,她们就是席家花园的旧主人,
席氏家族第40代后人席与昭和席与明。她们曾在这栋房子里生活过二
十年,这里的一切都能唤起她们美好的记忆。

  与时俱进人才辈出

  原先家大业大的席氏家族,后来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因为民
国后回国服务的留学生多了,传统世袭的买办制度渐趋没落。民国年
间的财政部长宋子文等财政大员本身就是留学生,他们自己就能够与
外资银行沟通和协作,不需要买办在其中中转了。同时还因为,中国
人自己办的现代银行越来越多了,国家和企业对于外国银行的依赖越
来越小。另外,传统大家族到了发家后的第三代、第四代,公子哥儿
多了,锐气剧减,也是家族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席家至今在上海还有4000多人,他们与时俱进,成为各类专业人
才。其中席素明是我国第一代仪表专家;席裕善是华安集装箱储运公
司的董事长;席裕庚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席德华曾任国务院副秘书
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席德明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席德立是清华大学教授;席德勋是南京大学教授;席与闰是计算机专
家;席与善是香港安迅商贸公司总经理;席时济是台湾电力公司董事
长……他们继续着席氏家族的历史。



1、席老师的后代。根据《万姓宗谱》的记载,尧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为席氏的老翁,击壤(古代一种投掷的游戏)而歌。尧听了以后很佩服,于是拜他为师。席老师就是席氏的始祖。2、从籍姓改过来。春秋的时候,晋国有大夫籍谈,因为他负责管理晋国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后人,叫做籍镶,是秦末项羽时代人,项羽名籍,籍镶为了避项羽的讳,于是将籍改为席,他的后人也跟着改成了席姓。

家族名人

席佩兰:清朝女诗人,名蕊珠,字月襟、韵芬、道华、浣云。因善画兰,自号佩兰。清代诗人孙原湘妻。早岁工诗,为著名诗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杰出者。诗清新秀隽,富于想象。袁枚称其诗“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著有《长真阁诗稿》、《傍杏楼调琴草》等。

席慕容:不姓席,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11.12-)女,蒙古族,天蝎座。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女诗人,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

11
0.227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