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文(1920~1993),原名枫生,福建永定县湖山乡里佳村人。民国21年(1932)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1933)加入共青团。民国24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福建军区、少共国际师、红一军团第二师历任战士、青年干事等职。参加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漳州战役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骑兵营指导员、第二十六团教导员、第二分区武工队队长兼政委。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毕业后参加中央党校二部整风。参加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西满第四分区教导大队政委、骑兵团政委,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七师第四四一团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因多次完成艰巨的攻防任务而受表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四十九军第一四六师第四三六团团长、副师长,炮兵第五师代师长,北京军区炮兵第六师师长,莲河炮兵群群长,福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参加抗美援朝、金门炮战、抗美援越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章。1993年在福州病逝。
沈启贤(1912-——),陕西省汉阴县人。1930年参加西北军。1936年由西北军起义参加陕南抗日义勇军第1军,任参谋长。1937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任第15军团警卫团参谋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教导营营长,新编第4旅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10旅29团团长,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3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江军区参谋长,北满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5师师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2纵队3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师长,145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参谋长,志愿军空军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主任,空军学院副院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