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寨,原名下石壕,隶属于山西省平顺县,位于漳河南岸,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不远处的深山之中,相关资料显示距离石城镇14公里。沿途用手机大致测距,为19.3公里。岳家寨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庄坐落在断层形成的山体平台山嘴之上,偏山脊南侧,西、北依山脊,东、南临绝壁,依山筑建,两村形态参差,风格迥异,气势不凡。自然村落不大,各十几户人家,民居就地取材,一色的石头筑就,石墙石顶,村头石磙石碾,村边石桌石凳,高低错落,精雅有致,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彼此相连。院内外种着果树,树下的圈舍里,几只鸡正在争食,几只小狗悠闲溜达,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村前屋后筑坝成堤,弯曲呈扇,顺山沟而建,梯田大如球场,小如片席,从山脊整齐筑到山根。每一户农家,都是一幅风景。
一如村庄的名字,古寨的一切都很古,石房、石巷虽经千年岁月风霜,依然是完好如初。微雨黄昏,古寨淋浸在清爽怡情的秋雨中,缕缕炊烟,随风吹过,徐徐飘散,渐轻渐渺,时间仿佛在古寨定格。踏入古寨,时光突然静止,青石民居的脊背上,爬满了蔓藤。短窄古旧的小巷,青石板街道不见一个行人,两旁耸立着一座连一座的古民居,在微风中敞开着大门,静静地守护着这座村庄,显得朴实而安逸。走在石板路上,恍惚间回到了古趣时光,这所有的老墙、所有的石片、所有的草木都诉说着传奇古村的岁月年华。入夜,除几声犬吠,整个山村一片静谧。雨停,满天的繁星是那么纯、那么真、那么美。
岳家寨所属的平顺县石城镇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山西东南部民俗文化厚重的千年文明古镇,历史上曾是赵、魏、晋三国之争的要塞之地。镇内五代、唐、宋、元、明、清古建筑随处可见。在石城镇有许许多多的大小村落,岳家寨是其中较古老的小村落,在国家 4A级景区——太行山水乡风景区东部,村庄坐落于山体断层平台之上,四临悬崖峭壁,裸石擎天、悬潭飞瀑、彩虹映日、云雾缭绕,素有“太行空中村”之誉,由于村里居民绝大部分姓岳,据口耳相传,这里与河南汤阴的抗金英雄岳飞家族有历史渊源。
据史料考证,岳家寨村村民主要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于此,看到这里“山大沟深、人迹罕见”而择居定住,起名“岳家寨”。为躲避追杀和蓄势待发,依据地势取名为“下石壕”。为传承英雄历史,寻求保护屏障,对内叫“岳家寨”,对外称“下石壕”。
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岳家寨村共收录不可移动文物1处,下石壕岳氏民宅,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15.3米、东西21.9米,占地面积335.6平方米。此宅建于1979年。正房窑楼式(三孔),一层居住,二层储物。窑楼东侧建楼房,面宽一间,南面平房三间,西侧设卫生间、厨房。
岳家寨高居太行山巅,依山而建,村民就地取材建成石头民居建筑群,岳家寨也因此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当你来到岳家寨,你就会发现,整个村落内的房屋、圈舍、生活用具等多数均采自本地青石加工而成,所有建筑天然古朴,错落有致。
如今的岳家寨共三四十户人家,百十口人,最大的地块也没有一个羽毛球场大,全是小梯田。再加上,岳家寨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自然的人文景观和独特民风民俗,这些都对外界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也正如此,这里被外界誉为“世外新桃源”。
近年来,平顺县已经修好了多条到达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村庄乡村公路。其中,有一条全长 35公里的 “太行天路”就与岳家寨相通着。
岳家寨秋景一赏:
秋天也是来岳家寨的绝好时机,红色橘色黄色斑驳参差,把这个深山中的小村映衬得如同世外桃源。
周边景点
穽底村(又作“阱底村”)的挂壁公路
穽底村挂壁公路是在绝壁上掏山打洞、劈山取道,拓宽改造了离山顶300多米、距沟底500多米、全长1500米,是当地贯通山西、河南的一条必经之路。河南山西交界处的太行深处,知名的挂壁公路大概有六段,如河南的郭亮村、山西的锡崖沟的挂壁,但目前都已经禁止游客自驾通过。穽底村还没有过度开发,可以自驾前往,原始风貌保留比较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