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故居

  淄博

1.jpg

简介

崔府君庙,又名显应王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礼义镇北街村中。据《长治县志》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乐平(今昔阳)人,唐贞观进土,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因而建庙祀之。庙始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山门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1米,东西宽41米,占地面积33456平方米。庙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戏台、拜亭、府君殿,东西两侧为掖门、配殿、垛殿。

府君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殿前有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栱五踩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为清代所建。

山门规模较大,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重檐歇山顶。前檐斗栱五铺作,出双跳,后檐四铺作单抄无补间铺作。山门两侧各跨单檐歇山顶小旁门一座。一进院为单檐悬山顶戏楼五间。二进院为拜殿、正殿。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八架椽,单檐歇山顶。正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配殿两侧为禅院。全庙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山门为重檐歇山顶,屋坡彩色铜瓦铺制,屋顶有彩色图案,另有彩色龙吻对峙,彩色琉璃剪边。形制别具一格,十分壮美。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二层支出平座勾栏,上层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批竹形真昂,后尾交接六椽栿上,补间为隐刻斗栱。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通檐用两柱。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山门高居庙宇正中,且筑于高台之上,平台突起,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形制独特,实属罕见。

崔府君庙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1年06月25日,崔府君庙作为金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人物概况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

唐贞观七年(633),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据传他“昼理阳事”、“夜断阴府”(《列仙全传》),死后被上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为“真君”。随着崔珏封号的升级,崔府君庙由磁州兴建至各地。礼义镇的崔府君庙即是其一。

0.0789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