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少典,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有人说,少典是国名,不是人名。
2世: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其母有蛟氏,孕二十四个月而生。生而有神灵,见世能言,长而敦敏,成人聪明,具有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奇异功能。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故亦姓姬,取名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曰黄帝。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女嫘(l閕)祖,生少昊、昌意、龙苗;二妃雷氏女女节,生休及清阳;三妃彤鱼氏,生辉及鼓夷;四妃嫫母,貌丑而德充,生苍林、万阳;余妃生十六子。其子得姓者十四人,共计十二姓,十二姓为:姬、酉、祁、己、滕、葴(zhēn)、任、荀、僖、姞、儇(xuān)、衣。
黄帝为我中华民族之人文始祖,在位百年,一百一十岁。八月既望,黄帝崩,葬于今陕西黄陵县城东一公里处桥山东麓。传位于少昊。
3世:昌意,黄帝元妃之次子。
4世:高阳,即颛顼(zhuānxū),五帝之一,昌意之子。生穷蝉及熙(即鲧[gǔn])。传位于帝喾。
5世:穷蝉,颛顼长子。
6世:敬康,穷蝉之子。
7世:句望(勾芒),敬康之子。
8世:桥牛,句望之子。
9世:瞽(gǔ)叟,桥牛之子。生重华及象。
10世:重华,即舜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故姓姚。因目重瞳,故曰重华。名思,字都君。性致孝,尝躬耕以养父母。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建都虞,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用禹。南巡死于苍梧,葬九嶷(y?)山,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后人又称湘君。传位于禹(yǔ)。
舜帝为姚姓之始祖,所传二十九姓。尧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女英生商均、商密(季釐)。箕伯、直柄、虞遂、伯戏皆虞后。舜帝死,她们在江湘间哭泣,泪洒竹上,从此竹上有斑点,叫湘妃竹。二女投湘水而死,为湘江水二神。后人称她们是湘妃(亦即湘夫人)。
11世:商均,重华之子。夏(约公元前21-17世纪)为封国,食采于虞,都蒲州(即后来的颍川阳城,山西平阳府),蒲州有庙。
12世:伯夷,商均之子。
13世:强余,伯夷之子。
14世:颉,强余之子。生梦熊(生子汶)、虞思。
15世:虞思,颉之次子。夏代曾封虞思、虞遂。《左传》云:“少康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
16世:友龙,虞思之子。昔梦熊之子汶,学拳于刘累,以事孔甲。累败而逃,汶因失国相。虞思得封。后友龙复立梦熊之子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