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陕北,有许许多多山山坬坬、沟沟岔岔,这些荒山野地,由于地势陡、地块碎,往往被荒置弃耕,只长杂草不产粮。地软,就生长在这样的荒地中。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地软是陕北的特产,是大自然对这方百姓的馈赠。它是低等原始物种,没有高贵的遗传身世,却是真正的绿色健康美食。地软这种特质,像极了陕北人的性情,朴实无华接地气。老人说,地软因为是贴着地皮生长的,扯足了地气,所以性质清凉、平和,具有解躁、静心、安神的作用。
地软实质上是一种菌类植物,就像木耳、蘑菇等菌类一样。只不过木耳长在树干上,而地软却长在草根下。地软又名地木耳、地皮菜等,黑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是紫菜含量的十九倍,此外尚含有海藻糖、蔗糖、半乳糖、葡 萄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等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益气,滋养肝肾的作用。
大凡天地间各种菌类的生长,都通通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地软也一样。平日里,天上的太阳红红的,地皮被烤得直冒烟,地软自然就长不出来了。被晒得可怜巴巴的,卷成了一个小卷儿,人们要是不小心,几乎都很难发现草根下有地软。可饱饱地下一场大雨后,地软就应运而生了。它猛地出现在那些不耕不种的荒地肥土间,密密麻麻地铺一层,又肥又厚又鲜嫩,煞是引人喜爱!
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总少不了“捡地软”这一画面,使我的童年乡间生活充满乐趣。山山峁峁,沟沟坬坬,一场雨后,地软就在没有污染的地面一簇簇地冒了出来,藏在草根中,孩子们呼朋引伴,带着篮子去“捡地软”,又好像踏春一样,充满了欢乐。
把新鲜的地软从山上捡回来以后,还要再仔细挑拣一遍。这最后一遍,是要把地软中间的柴草树叶拣出去,把地软彻底拣干净。拣净了柴草树叶的地软,只需要用净水再洗几遍,把地软洗得一尘不染就可以食用了。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地软是陕北人饱腹的佳品。在如今倡导绿色无污染的饮食理念下,地软更是调节饮食的美味。过去只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现在一些饭馆、酒店采买了包装好的地软,客人来了,打开即可食用。
地软色味形俱佳,口感甚好。口感类似木耳,却比木耳更显得柔软。从地软的各种吃法中,我亦是感到它的随和质朴,不论是用来炒、烩、蒸,做法都相当简单。但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食材,却能变换出无穷无尽的美味。
昨天下午,我又一次吃到了妈妈精心制作的地软包子。想想绵酥可口的包子,好像地软的香气还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