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〇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郑虔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书画成就卓然一家,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性辞典之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郑虔虽然为官,但家中一贫如洗,郑虔却毫不放在心里。杜甫赠郑虔诗:“才名四十年,座客寒无毡。”
称赞郑虔的才华和清正。至于郑虔所献被玄宗亲题“郑虔三绝”的究竟是何画,史料均没有记载,唯有杜甫在《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中述及此事:“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并称颂郑虔才学之富与声名之盛。郑虔与杜甫是诗酒友,杜甫曾作《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然脐坞败,握节汉臣回。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留连春夜舞,泪落强徘徊。”杜甫写于天宝十三年(754)春的《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这首诗写的是杜甫与好友郑虔相互邀约,迫不及待地找钱打酒,彼此畅快一饮的情景。本诗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虽然是书赠郑虔,却避免俗套,情见于诗,一片血泪,仿佛看见了杜甫忧愤移情于酒的痛楚,通篇为郑虔鸣不平。杜甫对郑虔的评价是杜甫敢于与时议相悖的一个典型。杜甫还写有《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最后一首曰:“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子美自负其诗,郑虔妻病虐,过之,云:当诵予诗,虐鬼自避。”从以上诗作和记载中,既可看到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的情谊,又可感受到怀才不遇、伤时钦贤的感慨。
安史之乱后,杜甫叹旧怀贤,写下一组古体的《八哀诗》,追怀李光弼、严武、张九龄等八人。这其中有一个是他的老朋友郑虔。杜甫写给郑虔的诗也许没有写给李白的多,可是若论交情,恐怕还是杜、郑之间更深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