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杨朱(思想家、哲学家)
杨朱(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  ”,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知名弟子有孟孙阳、心都子,学说继承者,有告子、子华子、詹何、它嚣、魏牟等人。其学说并不是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

《列子》是先秦时代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经考古证明,本篇内容为杨朱学说,属于它嚣、魏牟等杨朱一脉 ,代表杨朱的哲学。其中对于一毛不拔的记载证明了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对杨朱的断章取义。

2
杨章(秦朝华阴侯)
杨章“一世祖承干云二府君,观察推官,始籍于鄞;……五世祖正雅元四,仕至御史中丞,徙居慈溪西屿乡;正常元三,仕参议,徙居定海灵绪乡五甲;六世祖亨八,仕殿中侍御史……”清杨贤齐序云:“……云二府君来判明州,遂籍于鄞。三五世中,贤才辈出,八世内登进士者实繁有人,吁盛矣哉。南渡偏安,家各修谱。而吾族始号为四明杨氏,谱分支九派,敕号九府,而吾五世祖元三府君迁居定海(原注:今改镇海)治北灵绪五甲,实本宗开创祖也。”又,清杨肇观序中也说:“元三府君以工部员外参议广东,晚年归隐龙山,迨亨八府君仕宋为殿中侍御史,复迁松水,为本宗开基之祖。

3
杨敞(西汉丞相)
杨敞(?-前74年9月20日),杨姓,名敞,字子明,号君平,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王朝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

公元前75年,担任西汉王朝丞相,前74年,参与霍光组织的政变,废黜昌邑王,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量。 
公元前74年,杨敞写下《奏立昌邑王》《奏废皇曾孙》等奏折,存于严可均著《全汉文》中。

杨琏,(920-940),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人物,南吴睿帝杨溥长子。始封江都王,930年,被立为太子,娶徐知诰的女儿为妻。南唐建立,徐知诰(李昪)成为皇帝,改封前朝太子的女婿杨琏为弘农郡公、平卢军、康化军节度使、中书令、池州节度使。940年,杨琏从平陵后来的时候,在船里大醉暴亡。时人称就是李昪谋杀了他,李昪追谥他为弘农靖王。

4
杨洪(越骑校尉)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为功曹。诸葛亮向他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都。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讨元,生俘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建兴六年(228年)卒于任上。

5
杨震(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任内因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顺帝继位,下诏平反。

6
杨琦
杨琦(一作奇),字公挺(一作子奇)。太尉杨震玄孙、大司马李傕岳丈。少有志节,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豪,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有二百人。与献帝西迁时多有功劳。官至侍中、卫尉。建安元年(195)献帝都许,追封其子杨亮阳成亭侯。杨琦玄孙杨铉是隋文帝杨坚的六世祖。

7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姓杨,名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学问渊博,极聪慧,任丞相曹操府的主簿。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8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杨宏(?―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1]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为功曹。诸葛亮向他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都。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讨元,生俘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建兴六年(228年)卒于任上。
9
杨骏(车骑将军,临晋侯)
杨骏(?―公元291年),字文长,弘农华阴人 ,西晋政治家。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因女为晋武帝皇后,受晋武帝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杨骏将其软禁在含章殿,身边侍卫皆换为自己心腹。晋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杨骏平素忌惮司马亮,便趁晋武帝昏厥之时与武悼皇后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

杨骏自知平素没有威望,不顾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劝谏,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  ,此后大权独揽,执政严酷且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公元291年,贾后政变,朱振劝杨骏烧云龙门,斩贼首,引兵拥太子入宫。杨骏怯懦不决,最终被人杀死在马厩里。杨骏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

10
杨播(北魏上柱国)
杨播(?―513年),本字元休,后改字延庆 ,自称是恒农华阴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将领。杨播少时仪表不凡,奉养双亲竭尽礼度。初为中散,历任给事、龙骧将军、员外常侍、卫尉少卿、太府卿、侍中、华州刺史等,在任华州刺史时,借占老百姓的田地,遭御史王基弹劾,削除官爵。延昌二年(513年),杨播去世。熙平年间(516年―518年),追赠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并复其爵位,谥号壮。

11
杨纂(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
公元512年—578年 活动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末年跟随齐神武帝高欢在信都起兵,以军功,封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

12
杨仪(蜀汉政治家)
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13
杨坚(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14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  、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0.102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