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北方刘姓

北京刘姓

据北京市1978年人口调查资料统计,北京市共有2225个姓氏,刘姓为全市10大姓之一,人口总数仅次于李、王、张3姓,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7%,排在第4位。依此推算,则今天北京市刘姓人总数约有95万人(全市1989年总人口1240万)。

河北、天津刘姓

河北是刘姓的重要发源地。当年尧帝之子受封于刘,肇基刘姓,这个刘地邑,就在今河北唐县。作为今天世界刘姓中的主体宗派--中山刘氏和客家刘氏,也是发源于河北的刘姓中山国。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在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人口总数仅次于上海、北京、重庆。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2.6万人,其中市中心地区369.3万人,辖13个区、5个县。

刘姓也是天津的大姓。早在近代,天津刘氏就有一支家族以工商业起家,成为天津工商八大家之一。

Mother's Day

河北黄骅滕庄刘氏:

形成于明代,来自山东,以刘五老为入冀开基始祖和族谱第一世祖,以刘五老之孙刘泽为本支始祖。

据刘常山、刘恩道先生提供、清雍正二十一年刘照邻主修的河北省黄骅市《刘氏族谱》记载,黄骅滕庄刘氏开基始祖刘五老,原籍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金钯齿刘庄人氏。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靖难之后,刘五老奉诏率领家人子弟北迁,从山东即墨迁到河北省,落籍于河北省沧州府城东60余华里的沧县将相乡(今河北省黄骅市毕孟村)。刘老五的后裔后来世代居住在河北,散处于河北沧县、青县、保定、通州、宝坻、天津以及外省的哈尔滨、山海关、盐山、包头等地。至今,这支刘氏最多的已传到刘五老的第24代,人口已达万余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南部地区。刘氏族人从事农、工、商者都有,其中明朝时有刘子延,字体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任慈溪知县、工部主事、承德郎。

这支刘氏家族在清雍正二十一年首修族谱时,制订了一个16个字的四言派语:"世守中合,习北元吉;文明延祚,永存成式"。

刘老五的孙子刘泽,又从黄骅市毕孟村迁到黄骅市滕庄乡李官庄村。现将李官庄村刘氏两位资料提供者的祖先递世系抄录如下:

1刘五老2刘真行3刘泽4刘祈5刘思睦6刘永良7刘观8刘九河9刘国发10刘世美11刘瑶12刘文旺13刘清14刘玉麟15刘凤亭16刘常山

1刘五老2刘真行3刘泽4刘祈5刘思睦6刘南刚7刘邦宠8刘允康9刘养儒10刘凤翔11刘福恩12刘子榛13刘全立14刘义15刘长安16刘其廉17刘朝宗18刘恩道。

天津大港刘氏:

天津建市前属于河北省,因而天津刘氏大多自认为河北刘氏。如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刘氏,就是属于河北沧州聚馆刘氏一派。

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天津敦睦堂《聚馆刘氏家谱》记载,聚馆刘氏来自山东即墨,该族因有"二十世源分即墨,五百年派沿沧江"的宗联。聚馆刘氏形成明代,以刘洪为该族开基始祖。谱载该支刘氏是唐代著名将领刘巨容的后裔。刘巨容生2子:刘德、刘量。刘量立军功,任临河尉,生3子:刘汾、刘迴、刘迪。刘迪因功封麻城国公,因此迁居麻城。刘迪娶绕州牧代叔伦之女为妻,

生3子:刘亦、变、刘信。刘信生14子,其中第九子刘荣胜官任州牧,又生5子:刘义逵、刘义传、刘义宗、刘义江、刘义荣。刘义荣生子刘仁彻,刘仁彻中进士,官任大理评事,生子刘大显。刘大显,字文丕,赠通议大夫,夫人许氏,生3子:刘省一、刘省二、刘省三。刘省二,又名刘定,宋中宗皇祐年间高中状元,官任吏部尚书、朝议大夫,至夫人黄氏,生3子:刘一三、刘一二、刘一六。刘一六公迁山西晋城,官任直秘阁、朝议大夫赐紫金鱼袋,生5子:刘五一、刘五二、刘五六、刘五十一、刘五十二。其中,刘五六公又名刘高,字念伦,官任河南中宪大夫,生3子:刘七三、刘七四、刘七八。刘七三官任资政大夫,生3子:刘丁二、刘小三、刘小六。其中,刘小六,又名刘落,夫人汪氏,生2子:刘伯一、刘伯三。刘伯三,字渊曜,生子刘三一。刘三一生子刘千四。刘千四在山东莒州做官,后因官留信山东莒州,生子刘万三。刘万三,又名刘仕进,字连三,号儒贤,又迁于山东即墨,为即墨刘氏开基始祖。刘万三生3子:刘洪、刘汉、刘清。其中,刘汉一支留居即墨;刘清后裔居军粮城。大老刘洪,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奉旨率领4个儿子和2个侄儿随驾北迁,落籍于直隶沧州东北乡聚馆,成为聚馆刘氏的开基始祖。到今天,聚馆刘氏后裔人丁兴旺,广泛分布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0.0803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