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相望,危难相助,喜庆相贺,情感相依,此数百上千载家族聚居一方之常态也。近数十年,村庄消失,居民迁移,宗亲分散,青壮更就职四方,落地生根,甚或有远至海外者。父老每以此嗟叹。庄生有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族人多鹏飞鲲击者,此乃宗族兴旺之徵也。然如此则非聚族而居之宗族常态矣,宗族尚能久存于世乎?尚能明晰血缘、维持亲爱乎?此家谱之所以不可缓修者也。

家谱既修,则血缘分明,由此生亲生爱,则家族纵然不复聚居一方,而其实未散,犹如鱼之分处江湖而不相忘,宗族犹存。敦亲睦族之风,可以不坠。然修家谱之要义,远不以此为限。弘扬宗族文化,即其中之大者。族中先贤之言行,足以为族人所资者尤多而切。

若论建功立业,功在社稷,泽加苍生,固无以尚之矣。欲为此者,王氏先贤,有其典型在焉。宋魏国公王文正之功业,见诸史册,家谱复载之,此固不必赘言。有官守有言责者,正宜效其精义而为之,而可以无愧矣。

0.105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