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望族;北海名流1。
注释:1唐代书法家李邕(678-747),扬州都江人。玄宗时官北海太守,文名满天下,著有《李北海集》。
*木荣花绽展春色;子孝孙贤传嘉风2。
注释:2此为析字联,联首“木”、“子”拼为“李”。
*岷江水利千年颂3;昌谷诗风万里香4。
注释:3战国时的水利家李冰,在秦平蜀后不久,昭襄王派他为蜀郡守。他在儿子二郎和王又等人的协助下,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被后世奉为“川王”。
4唐代诗人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宁东北)人。所作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秾艳,艺术上富有创造精神,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昌谷集》。
*狂歌痛饮双仙骨5;索句呕心一锦囊6。
注释:5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字西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诞生于此。
幼时随其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南)青莲乡。所作诗歌热情奔放,才气横溢,是我国最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有“诗仙”之称。平生嗜酒,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故又有“酒仙”之称。
6唐代诗人李贺,七岁能解辞章,每天骑着弱马,背着锦囊,得句即投其中,不先立题。暮归,其母控囊见所书多,恕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己耳!”
*诗礼趋庭,人羡邺侯卷轴7;
忠贞体国,世瞻元礼肃墙8。
注释:7唐代大臣李泌(722-789),字长源,玄宗时为皇太子供奉官。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位至宰相,封邺侯。
8东汉司隶校尉李膺(110-169),颖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字元礼。桓帝时,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太学生赞曰:“天下模楷李元礼。”
*世系考春秋,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9;
渊源溯唐代,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10。
注释:9指春秋时候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者孔子,潜心学习,曾问礼于道家创始者老子李聃之事。
10指唐朝代玄宗李隆基求诗于大诗人李白之事。
*鸣凤朝阳,谏诤均推御史11;宫袍带月,神气咸钦谪仙12。
注释:11唐代御史李善感的事典。
12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有诗仙之誉,曾被流放夜郎,故谓“谪仙”。
*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13;战则胜,
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14。
注释:13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的事典。唐时扬州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民多归本,甚获其利。
14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临敌蹈历奋发,遇大敌胆气益壮。谥武靖,追封岐王。
*胪唱儿孙三百辈;经传道德五千言15。
注释:15李氏祠联。
*楷模听松风,敢与龙门望第;
文章标花萼,莫忘鹿洞遗规16。
注释:16注同15。
*玉炉修炼延年药;真道兴诚益寿丹17。
注释:17终南山老子(李耳)说经台石刻联。
*匡山怀哲士;青莲慕奇才18。
注释:18李太白祠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19。
注释:19清代地理学家兼古文家李兆洛(1769-1841)撰书联。李兆洛江苏阳湖(今常州)人。著有《养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