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始迁巩家河有兄弟三人:巩洪、巩宽、巩亮。他们分三处居住:巩家山一处,西沟一处,河底下三段为我祖公。巩宽于陕西遗传六世;祖母陈太君所生是辅赵太君三子:巩志殚、巩志银、巩志敖;苏太居失序。
明末崇祯皇帝时期,张献忠起义后填川。我祖公巩志携同辈弟兄十七人,入川西游涪江迁居老人窝插占落业,分散至:大康官渡一处,碑子坝一处,旧县坝松树脚及大竹园一处,魏城、彤川、北川、什邡、平武、通口、石泉各分窜落业。蜀川巩姓均是同一支脉。我巩姓别无二姓,天下姓巩是一宗脉。
祖公巩志(惟志)有孙三人。长孙巩遐昌有五子,长子巩怀德居住巩家山及胡家嘴为一房;二子巩怀仁居住胡家嘴,天井院为二房;三子巩怀义居住东坪及沙窝子为三房;四子巩怀礼分发柏杨沟及下坝龙石桥和官渡场为四房;五子巩怀智系天井院楼门子为五房,又叫内五服。另外二孙中,巩显昌居住老人窝(现今大康镇前锋村十大四组),巩泰昌贸易他方。五服之外指的是陕西第三代(A3)五兄弟,富、贵、让、良、友。
巩姓在陕西遗传世,张献忠时填川到今是12代人,那是公元1628年,中间是376年。再向前加上陕西六代人,是182年,即是公元1446年,正是明朝中期明英帝时期,很可能是那时改姬姓立巩姓的。
陕西入川时失序的祖公,和陕西或在四川待考的祖公有:巩思聪、巩思仁、巩思智、巩思受、巩思福,巩思聪二子大蛮、二蛮,他们下落不明。
在陕西遗传六代,又是皇族后孙,很可能有百人以上。入川只来了兄弟17人是少数,具说后来他们也有回去的。所以,在陕西、河南等地姓巩的人很多。
陕西巩姓子孙功德千古。入川后,曾获明清翰林、文武秀才等功名,为国出力,为族显名。清朝巩尧林(巩苞)任河南知府武官;巩鹤龄曾先后任过剑阁县审判官、监狱官,受蒋府大人委任修匡山书院;巩裕龄,曾任剑阁县县官,后在家乡召集贤人武士,组织民团带队去通口,打散盗匪,使乡村人民安居落业;巩允也曾任过剑阁兵役官,早年去世;巩孟坚毕业于四川大学,曾任过江油县文教科科长,绵阳中学校长。这是旧社会部分历史。

0.150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