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家姓第四个,历史上有孙武孙膑孙子等著名人物目前孙氏已经是世界上人数排行靠前的姓氏,越来越多的孙家人出生。越来越多的孙家人走向世界,走向大城市,孙这个姓氏也开始遍布全球,孙氏也出了很多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孙子。孙膑,孙武,还有孙中山同志
11
11孙姓, 中华姓氏之一, 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 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 周文王与 陈胡公,春秋时期 卫国的 孙乙与 齐国的 孙书为得姓始祖。 孙乙是 姬姓 孙氏的 得姓 始祖, 孙书是 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姬姓孙氏)曾建立 三国时期的 吴国,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曾担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姓氏起源
1、源于 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 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 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 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 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 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 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 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孙武、孙膑、孙权也是孙乙的后裔。
3、源于妫 姓和姚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水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 尚书·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可见 舜文化、 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 世界舜裔联谊会), [6]《 古今姓氏书辩证》:“春秋时齐厉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孙为 须无 ,无宇之少子名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孙武为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