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姬姓之王的来源就是黄帝。因为黄帝长于姬水,后来便以姬为姓。从黄帝四传至弃,也称后稷,是周朝始祖;十九传至姬发,是周朝的建立者,史称周武王。武王父文王。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以及毕公高裔孙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王假,分别被当作京兆、河间、高平、山阳等地王姓人的开山祖;自武王十一传至平王,太孙赤因故不得立,出奔于晋,后人迁居河东猗氏,仍尊太孙赤为开山祖;而周王后裔王子成,春秋时仕齐为大夫,被东莱王氏和太原王氏的王仲舒支尊为开山祖;平王十传至灵王泄必,生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子宗敬为司徒,人称"王家",而太子晋被尊为太原、琅邪王氏的开山祖;自灵王五传至考王,封弟揭于王城,使之在此发展繁衍,其后,揭也成为王城王氏的开山祖。以上五支,源出周朝王室,同为姬姓之王。自黄帝以来世系清楚,斑斑可考是无可争议的黄帝后裔。

  

  妫姓之王出自虞舜,是姓氏来源最有争议的一支。传统观点把虞舜当作黄帝的八世孙,现代学者认为舜出自与黄帝部落同样古老的东夷族。不过,大家都承认虞舜被帝尧招为女婿的事实。帝尧是出于黄帝族的是黄帝的玄孙。而虞舜既然当了帝尧的女婿,后来又接替帝尧统治黄帝族,实际上是加盟到黄帝族中,即使退一步说,不把虞舜当成黄帝族人,但他与帝尧女结合后生子名商均,被西周、春秋时期的陈国和战国时期的齐国王室尊为祖先,也是秦汉以后妫姓之王的血缘先祖。在他们的血管里同样流动着黄帝族人的鲜血。因此,他们也应该是黄帝的子孙。

  

0.1078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