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史氏宗族的家风家训最集中体现在“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个字里,那就是“八行”。还有“立身、孝友、敬祖先、睦亲族、敬师、取友、教子弟、和邻里、肃闰门、御仆婢、酬恩释怒、排难解纷、治家敬宾、施药传方、不妄杀、官箴”为十六家训。在“八行”和“十六”家训的熏陶与影响下,史氏家族在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文武将相,他们“忠谏伏蒲,刚直不阿”。特别是南宋期间,尤为典型,以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祖孙三代,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五尚书、十二公侯、十个男、七十二进士”之辉煌业绩,满朝文武,半出史门,越国名宗,名门望族。史氏后裔把“八行”和“十六家训”作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无论是出门创业,还是留守务农,都遵纪守法,循规蹈矩,以孝为怀,以养以教。
刚直不阿
为人要坐得正,立得正,不做阿谀奉承,歪风邪气的事。出自明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忠勇为国
“忠勇”指忠诚勇敢,出自《后汉书·李固传》:“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为国”即热爱祖国,“家为国之基,国为家之聚。”“国不强则家难安。”“忠勇为国”即精忠报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有报效祖国的志向。
谨身勤业
“谨身”即整饬自身,出自《汉书·循吏传序》:“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於严,而民从化。”“勤业”即敬业勤奋。“谨身勤业”指为人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身要慎之又慎,爱岗敬业,对事业勤奋踏实。
诗礼传家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传家”指世世代代以儒家经典及道德规范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