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传播


沧州丁氏回族同八极拳

——仅以此文纪念丁氏家族迁移落居孟村600周年

享誉世界又古老神奇的武乡沧州,安居乐业着20万回族人民,其中的丁氏家庭可谓是一个名门望族了。说它“名门”,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丁德兴、丁士贤、丁发祥、丁梧凤、丁孝武、丁玉林等著名的叱咤武林的风云人物;而称之为“望族”,是因为丁氏族迁居沧州后其后裔如今已多达约6万人,不但遍及以八极拳的故乡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主的沧州各地,而且外迁、散居于黄河南北、长城内外。提及原籍或录要觅祖,不论官职高低、地位贵贱,他们都会自豪地说:“我是沧州丁庄子人!”这个丁庄子,就是现在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境内古王莽河北岸、南邻孟村镇的古老的纯回民村——丁庄子村;这也是孟村丁氏回族先祖士贤公于600年前亲奉皇诏,从南京迁移定居至此建立的村庄,而这所以不辞千里定居于沧州境内,这里面还有一些丁氏先祖“娶沧州女,保沧州人,恋沧洲情”的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而提到孟村丁氏回族家庭,又是不得不提及与其紧密相关的沧洲武术名门大派——八极拳的渊源及其传承史。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席卷神州。两伴回族武林好汉丁德兴(1337—1366年)和丁世贤(1340—1407年)兄弟二人都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队伍。兄弟俩武艺高强、胆略出众、作战勇猛、所向无敌,深受朱元璋的器重与喜爱。其中哥哥丁德兴因与人动武手“黑”且面呈枣红色所以人送绰号“黑丁”,是“十回保明”大将之一(“十回保明”即历史上所说的朱元璋依靠常玉春、丁德兴、胡大海、铁铉等10员回族猛将出生入死、血战疆场的保佐与帮助而夺得天下一事),为明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成为开国封锁勋之一,但不幸英年战死游沙场,朱元璋悲痛万分,两年后(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又追封他为济国公(其后裔落居于山东青州府,即现在的山东省青州市)。

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被封为燕王的朱元璋四子朱棣从国都南京至封国北平,丁德兴之胞弟丁士贤被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委以重任,命其追随燕王北上,镇守边陲要塞北平府,并任前军总指挥。当丁士贤带领军队保护着燕王途经渤海地段之燕吴庄子南十二里孔家店(今沧州市的黄骅市境内)时,他突见一伙匪人正在追杀一年轻貌美之女和一个少年男孩,危急时刻士贤来不及派兵解救,便果敢的亲自催马挺枪杀向贼匪,将强人击退后救下二人,经问询二人为白氏姐弟(汉族),父母已补贼匪杀害,女子为报答士贤的救命之恩,恳请同弟弟跟随士贤,侍奉左右。士贤见这姐弟二人无依无靠,遂生恻隐之心,便予应允,白氏姐弟因而由汉族改为回族,后士贤渐与该女产生纯真爱情而结为伉俩,在北平一直生活了20多年,但在这20多年里,夫妻二人经常回到白氏的家乡沧洲访贫济苦,力所能及地督促当地官员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士贤还多次亲自带领军队来沧州清剿匪寇,安抚百姓,所以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同时他自己也对沧州这块圣土和这里的人民产生了亲切深厚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11
0.0895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