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史、志”是国家和地方记载其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的一种特殊文献。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同宗共祖的血亲家族,世系繁衍,人物事迹,是具有平民特色的一种特殊文书。它不仅记载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历史轨迹,还记载家族繁衍生息,世系图录,婚姻、文化、风俗人情,族规、族训、族约等家族文化的全部过程。简单地说: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图籍。
千年文明古国,历经沧海桑田,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家族,无论大小,无论贵贱,都有其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都有其丰富多彩的家族故事。修续家谱,就是以一种特殊方式把家族历史发展的图籍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就是要把家族中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发扬光大,普照后人。
修续家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和发展。修续家谱不仅仅是为一个家族服务,也是为整个社会服务,是对历史负责,更是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册增添光彩。
我国修家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几千年来,各个家族中的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勇敢承担起家族的历史重任,不辞辛劳修续家谱,他们做了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的善事,做了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的善事,族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霍邱县贾氏宗族,于明初,经一世祖从山东枣林庄(今山东省兖州市)迁徙到贾家湾(潘集镇李岗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老祖宗们看好贾家湾有岗有湾,水陆交通方便,远离闹市,又近靠众多集镇,且此地不被外界看好,免去不必要的土地纷争,更是远避战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让子孙后代们在此地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这就是当年老祖宗们的高明之处。
在这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贾氏宗族的先辈们共进行了始修家谱和四次续修家谱。据《贾氏宗谱》记载,始修家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经文生、文高公监生,丛迪公倡首修谱。并手书家谱一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清朝雍正末年,荣兴公倡首贾氏宗族第一次续修家谱。此次续修家谱开始分“东、中、西”三门立祠堂,普公支派为东门,珠公支派为中门,贵公支派为西门。族谱记载:普公、珠公、贵公分别是“东、中、西”三门三世祖的嫡子,即是“东、中、西”三门的四世祖(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信息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