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

11每当在春天时看到农民伯伯迎着春风在田地播种,每当在夏天时看到烈日炙烤着作物,每当秋天时看到天高气爽下作物饱满的颗粒,每当冬天时看到“万径人踪灭”景象下田地光秃秃的样子,我总能想起我爷爷,他和土地有着太深的关联。

爷爷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爸爸妈妈很勤快。

也是由于家庭情况,在他呱呱坠地几个月后,他的妈妈便背着他在田地里忙活,当他一两岁的时候,便坐在田垄上,安静地看着他母亲劳作,三四岁的时候,就和小伙伴在田的旁边捉蝴蝶,或是在溪边捉小鱼,连旁边的小草他都能玩得津津有味,那时候的童年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后来爷爷长大了,开始承担农活,也开始明白一些人情世故和社会环境。

爷爷说,那时候的农民甚至吃不饱穿不暖,收获的作物大多要交给地主,剩下的粮食,农民们就算再节省着吃,也只能坚持到那么一两个月,吃完之后,他们只能凭着米票肉票去买,每次只能买一点点,肉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的。且不说能不能买,即使有肉票,他们大多买不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那个时候是不能成立的。收获时节,农民脸上本应荡漾着淳朴的会心的笑容,可是爷爷从他们脸上读出来的,就只有无奈。

就这样,爷爷一家一面辛勤劳作一面不得不上交大量粮食,省着熬着日子也就过去了。
0.1063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