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传播

11王姓在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速。隋唐时期王姓各派除了向内地迁徙之外,最主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到福建,建立了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鼻祖,历史上被称为开闽王氏。
宋辽金元
宋代时,王姓人口平均约590万,约占当时全宋朝人口的7.7%(是时南宋国境内人口约为8060万),为宋代第一大姓。王姓的第一大省是山东省,约占全国王姓人口的14.7%,占山东省总人口的12.7%。在宋朝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的王姓约占宋朝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宋朝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蜀三大块王姓人口的聚集地区。
蒙古铁骑进驻中原,使生灵涂炭,各地人口急剧消减,王姓人口也开始大规模南迁,不过损失依然惨重。蒙古军甚至声称要消灭“中国五大姓”。[来源请求]
明代时,王姓人口平均约620万,约占明朝人口的6.7%,仍然为第一大姓(明代的人口由6500多万至1.4亿不等)。宋—明600年间,人口的净增长率为20%,王姓人口的增长比明朝人口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600年间王姓人口总增长仅为5%,净增加30万。
王姓在明朝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东半岛。苏浙鲁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两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中国南方王姓在这600年间有了发展,广东、广西、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靖康之祸后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在当时的比率已经下降了近一半。宋元明时期,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比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方向迁移,而四川地区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方向迁移。明朝范围内又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和鲁豫晋冀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的地区。
0.1109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