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少康十一年,王亥的父亲冥受夏朝君主的命令,被派去处理黄河的问题,那时的王亥开始协助父亲。不过到夏杼十三年,父亲在黄河而身亡。使商族人固定在冬至时,为歌颂冥的功德而祭祀他。也因此王亥正式成为商族的第七任首领。

  王亥即位之后,训养牛马,并发明牛车作为运输工具。也因此让部落的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地发展的同时,发展了贸易业,有效缓解了农牧产品过剩。

贸易被害

  夏泄十二年,王亥为了要解决牛、羊过剩的问题,于是跟其弟王恒讨论如何跟其他部落以物换物。决定好之后,与王恒选一些有活力的牧人,一起亲自把这些动物送至有易国(今河北省易县一带)。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其弟王恒兼程逃回商丘。

  还有一种说法是绵臣的妻子看上了王亥,而招惹王恒的嫉妒。于是王恒联合一位卫士,准备暗杀王亥。某一天,王亥醉醺醺地回房睡觉。而刺客趁机拿着斧头从后门潜入王亥的房间,最后把他的身体切成了八块。没过多久,刺客被某位宫女发现。然后里面的士兵捉住他,给有易君处置。当绵臣知道王亥的死因时,决定把王亥带来的牧人和动物,通通归自己所有;然后把其尸体和王恒赶出有易国。不过,据后来发现的甲骨文记载,王亥是为有易君所杀,王亥之子上甲微又杀有易君复仇,可见这种传说并非事实,而是后人杜撰的。

  商朝建立之后,历任君主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劳,而对于王亥和其子上甲微的祭祀非常慎重,另外追尊王亥的庙号为高祖。



0.0844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