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许三礼,安阳人,早岁曾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奇逢(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人)门下,并苦读于林虑山中。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十八年登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赴京谒选,日以讲学为事,与当时名士魏象枢、叶方蔼等过从甚密。这年夏天,他在京师写成《读礼偶见》。

  许震的人生基调,几乎从出生起就已确定:他会成为一名武将。

  在孟津县城关镇牛步河村,68岁的许孝裕拿出厚厚的许氏家谱,家谱中收录有张文为许震所撰的墓志铭,里面记述了许震的生平。

  公元1425年,许震出生于山东一个武将世家。他的曾祖父名叫许复初,是元末明初人,曾在攻打元军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许复初积劳成疾,其军职先后由儿子许云、孙子许胜承袭,许家迁到了河北永清。

  许震深受家庭影响,自幼熟读兵书,弓马娴熟。许胜是许震的伯父,他年老无子,去世后便由许震承袭军职。年轻的许震开始了戎马生涯,不久即在著名的“土木之变”中崭露头角。

  所谓“土木之变”,是蒙古瓦剌贵族也先对明王朝发动的一场战争。瓦剌即西蒙古,当时实力比较强大,常骚扰明王朝的边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也先以求娶明朝公主被拒为借口,兵分四路南下进攻。

  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年轻气盛,经不起宦官王振苦劝,决定御驾亲征,迎战瓦剌大军。明军行至大同,发现形势不妙,便向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仓皇撤退。王振与明英宗夜宿土木堡,不料半夜被瓦剌大军包围,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杀,明英宗被活捉,这就是“土木之变”的经过。

  明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朝廷,有人主战,有人主降,最后以大臣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占了上风。于谦建议另立新君,断绝也先以明英宗来要挟明王朝的念头,同时调集各地兵力,奋力抗击瓦剌大军。

  这使也先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第二年,他又率军攻打明王朝,却屡吃败仗,只好将明英宗送回,主动议和。许震此时只有26岁,在击退瓦剌大军的战役中表现英勇,为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基础。

  

0.109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