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中国族姓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是记述某- -姓氏家族世系传承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也可以说是一- 家一族的历史专 书。中国自古已有编修家乘谱牒的传统,早在商朝,已有谱牒档案,官府设置掌握谱谍的官员。史学家编修历史书籍,也很重视家乘谱牒。汉朝司马迁编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曾取谱牒旧闻,以补史书之缺略。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和文史学家苏洵更亲自参与修谱,亲自撰写家乘谱牒,促使民间修谱之风渐盛。当时有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的说法,- -般 家族修谱的间隔最长不超过三十年,并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谱例,大致有十三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 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修好的族谱都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并规定不得私售与人,不得让外族人观看,不得损坏和遗失。

0.153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