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迁徙
河南为蒋姓的最初发祥地,楚灭蒋后,蒋姓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外迁。秦汉之际,有蒋姓西迁入陕西,东迁入山东,其中在山东广饶的蒋姓繁衍的最为旺盛,故蒋姓世代有以“乐安”为堂号的习俗。蒋姓南迁较一般姓氏都早。东汉末年,有一支从河南迁往山东东莱郡,三国时曹魏的蒋济即其后裔。此期有蒋休(西汉名臣蒋翊之十世孙)自乐安迁义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其子孙有迁浙江奉化之三岭。据考证,天下无二蒋,蒋姓中国人本出自于一家。汉代以后的蒋姓,大都出自江苏的宜兴,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后来中国的蒋姓人家,绝大部分都是从宜兴繁衍出来的。唐初,陈元光入闽开漳,有蒋姓将佐随往,此期有浙江天台之蒋姓移居浙江奉化。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出任四明监盐官,住在宁波城内的采莲桥,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宋以后,福建、广东蒋姓已盛,元季,仕杰公(宋神宗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之裔)始迁奉化武岭禽孝乡(即今溪口镇),此即蒋介石之先祖。明清之季,有闽粤蒋姓移居海外。明初从河南睢县迁居.祖籍江西洪都新建县半坡店。后裔分支散居在修武县境大位村、雪庄及辉县峪河蒋庄等地。
在阆中,有一支很是辉煌的蒋姓家族。明末时,原籍陕西泾阳县三曲口的蒋应壁,入川定居在保宁府(今阆中)。加入清军后,因战功被封为怀远将军,成为阆中蒋姓的始祖。蒋应壁的儿子、孙子、重孙、曾孙4代人中,一共出了两个进士、一个解元、3个举人;官职上,一个从二品、3个正三品、一个从三品、一个正五品。蒋应壁的儿子蒋大任,官封怀远将军。蒋大任的儿子蒋承儒,官至武仪大夫;另一个儿子蒋承涓,官至奉政大夫。蒋承儒的儿子蒋作楷,曾任江苏扶标中军参将,被授武仪大夫。蒋承涓的儿子蒋南波,曾任陕西大通卫守,被封为昭勇将军。蒋南波的二儿子蒋琏。是雍正元年(1723年)的恩科进士,被钦点御前侍卫。雍正13年(1735年),蒋琏出任江西袁州卫都司掌印,领运守备事。乾隆2年(1737年),蒋琏出任直隶天津镇标中军游击将军。蒋琏的五儿子蒋文耀,官至酉阳营守备。康雍乾年间,是这支蒋姓的鼎盛时期,后来逐渐衰败。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居台湾,蒋姓族人大批随往。如今,蒋姓已广布天下,尤以浙江、四川、江苏、湖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蒋姓约占全国汉族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迁徙传播
1916年湖南零陵、广西兴安蒋氏合修通谱,尊伯龄公为一世。四十七世横公,生九子,皆封侯,第八子默、第九子澄,居滆湖东西,凡湘省蒋氏及由湘转徙者,皆二侯苗裔,通谱所收村落有廷阿头、半岭上、小岩村、白露井、新田冲、桐子山、斗江头、福塘村、凤人蒋家、桑叶田、田洞村、黑石头、蒋家岭、德甫里、大埠头、青蚨田、井头湾、鼎甫里、灯塘村、油榨塘、锦上田、茅栗铺、城子山、老宅村、柘田村、野寨、立楼寨、洵溪、上爻复、乌石冲、带花山。
零陵黄田铺涧山蒋氏
始迁祖四郎公,原籍江西泰和县,明初迁入零陵黄田铺涧山,其后裔迁居零陵水口山、新田、宁远、广西兴安一带。
零陵邮亭圩蒋氏
自蓝山来此,后人分布于湾里、北冲等地。
东安蒋氏
始迁祖百九公,元末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鄂公大丘徙楚南零陵郡。其孙万一、万二由零陵分别迁居东安石片塘和禾仓头居住,万四之子景量也自零陵徙居东安县中田。后裔先后析居大瀛桥、皂洲町等地。至1948年,已传30代,有9939人。宗祠在新宁西喉乡。
浙江义乌蒋氏
从宜兴蒋俨公传十六世至蒋公芾,出知绍兴并定居,至南宋理宗年间,第二十三世万十六府君,讳默,字静之,任大理寺评事,系上舍千十四府君长子,游学义乌,创居苏溪,为义乌蒋氏始祖。生五子分居各地。后子孙散居义乌各地三十余村,人口万余,为义乌大族。
道县龙村蒋氏
龙村蒋氏族谱称:东汉桓帝时,蒋嵩封平都侯,因镇抚南邦,过宏道县而遂落其籍焉。今子孙甚藩,分布龙村、白面下、赤竹源、杨柳塘、莲花宅、祥零铺蒋家村、红家山、洞子塘、筛子塘、陀仂复、花岭头、洞子口、黄泥石、内羊冲、坳背洞、鸡公神、下湾、龙头村、成家山、麻湾、密里洞、上云坝、大塘、小塘复、马家岭、黄泥塘、木累洞、瑶官、银山、葫芦田、铁炉头、五洲、金岗车、小江口、土地堂、上汶、正岗头,清塘蒋家村,大塘村,白路神等村。
宁远大阳洞、梅岗蒋氏
始祖顺甫公,原籍江左,唐太和年间官道州太守,迁居宁远天堂墟石海山,后人居大阳洞、梅岗一带。
宁远晓睦塘、上龙盘、永安乡蒋氏
宋时因兵燹,由江西徙零陵,再迁宁远晓睦塘、上龙盘、永安乡一带。
江永黄甲岭蒋氏
始迁祖以文公,南北朝时因避乱自零陵出居永明兴化乡(今江永黄甲岭乡)总子岭之蒋家山。元至正年间,因避粤西贼寇,徙居邑城之南。而后分居城隍庙北门蒋家、西门蒋家,又分脉千家峒之戈武村等地。
江永锦江蒋氏
始迁祖仲喜公,宋初职任县令,游宦至舂陵,徙道县清塘香毛井,后卜居永邑锦江村。
江永井边锦堂蒋氏
始迁祖鸣凤公,宋初因仕宦来舂陵,暂住几载,后卜居永明锦堂村,分脉允山油田。
江永枇杷井蒋氏
元大德9年(1305)为避兵乱,从千家峒迁枇杷井。
江永水尾蒋氏
唐天宝15年(756)自江西吉安徙居江华华盖。南宋端平年间徙松柏水美定居(今水尾)。
蓝山南平乡观洞蒋氏
始迁祖宗礼、宗信二公,由临武迁来。至1931年,凡50户,男120人,女118人,共238人。
蓝山南平乡萧家蒋氏
始迁祖人任公,清雍正间由宜章迁来。
蓝山南平乡马袅洞头蒋氏
始迁祖德辅、德积、邦椅三公由仁义团属之观洞分来。至1931年,凡68户,男127人,女131人,共258人。
新田仁智乡黄公潭蒋氏
始迁祖维洽公,原零陵县人。清康熙时因贸易迁新田县仁智乡黄公潭。至1949年,已传11代,共约131人。
新田博大乡梅溪蒋氏
始迁祖成宣公,原湖南永州人,清康熙时因兵燹频仍,徙居新田县博大乡梅溪。至1949年,已传10代,共约180余人。
新田中和镇梓漕下村蒋氏
始迁祖方选公,清初由新田县十字园迁中和镇梓漕下村。至1949年,已传7代,仅7人。
新田中和镇樟树下村蒋氏
始迁祖城新公,清乾隆时由本省迁新田县中和镇樟树下。至1949年,已传8代,约40余人。
新田明义乡和让岭蒋氏
始迁祖孝清公,原籍湖南宁远县,清时迁新田县明义乡和让岭。至1949年,已传6代,共30余人。
新田大坪塘蒋氏
始祖文旺公,字豪发,江西泰和县人。宋时南游开基湘省宁远,后迁新田长信乡大坪塘。至1949年,已传34代,族人约6000人。
祁阳大忠桥蒋氏
始祖伯龄公,九十世新扬公,生七子,南宋末年分别移居新田、江华、桂阳、广西,第五子诞公,居桂阳。明洪武初,九十六世已四郎公从桂阳东林坡迁居祁阳九牛坝,九十七世庚十六郎公,于明成化间又迁大忠桥。清光绪18年(1892)一修族谱,1929年续修,有蒋介石序,2004年三修。班辈:已庚辛壬思言,廷文应成第,奇友向常登,宗子永昌世。绍先观国政,继志秉人龙,芳发清香远,光明万载逢。
祁东五陵蒋氏
始迁祖受三郎,兄弟六人,宋末元初人,随父任居建康(南京),受一郎卜宅全州,受二郎迁徙大桥湾,四、五、六宦籍他郡,受三郎卜居祁东五陵,生五峰,五峰生五子,长、四不详,次贤仲、五元仲,后裔迁衡阳,三子兴甫,四传至友胜公而分暄、旺、聪、铭四房。清乾隆5年(1740)始修族谱,乾隆54年(1789)合蜀族续修,道光29年(1849)三修,光绪25年(1899)四修,1935年五修,1996年六修。班行:受五兴宗,世友昭文,伯珊仲玉,应春成云。维士善启继,家声定显扬,荣华联科甲,富贵永隆昌。诗书锡庆,德业贻光,积修远大,发育绵长。
黄梅县蒋营村蒋氏
守墓族稔公之后,已传至蒋氏第125代。元末明初一支蒋家军队在此安营扎寨,现已发展到18代,有近三万人。
河南商丘蒋氏
本支祖籍江西洪都新建县半坡店。明初从河南睢县迁居分散分为两支.后裔分支散居在修武县境大位村、雪庄及辉县峪河蒋庄等地。明末修武、辉县一支和商丘地区蒋氏家族联宗定谱,民国时期蒋介石指令修全国蒋氏大谱时亲为宗支祠堂命名题词:“忠雅遗芬”。族续50辈宇:“宗中水顺雨,汝光奇臣玉。万昌克可茂,性学家成矩。正志理本泰,立心行尚虑。天体忠良厚,裔业永邦与。祖示同保嘉,律时乃圣智”。“家”字辈为蒋氏第120世。已传至蒋氏第126代。
安徽岳西蒋氏据考由明初由江西迁徙至此,现主要分布在该县五河镇、田头镇等地。为该地大姓族群,人口众多。有祠堂数座,其中位于五河镇河南村的六行堂蒋氏支祠建于清道光年间,规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徽派明清建筑遗留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