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江国为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名又作“鸿国”、“邛国”,古读“gāng”音。这个国家以“鸿鸟”做为图腾。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周代江国国都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1公里。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汉代。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在东周时,江国位于楚、齐、宋等大国之间,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扰,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晋国出兵为江国解围;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国势孤力弱,援军不继,终被楚灭。江国国君贞带领族人外逃,为纪念故国,国人以江为姓。从江济受封,到江贞国灭改姓,江国共存十七君近500年。

  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国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淮阳地区,后由淮阳为中心向四方散迁,其中一支向东北方迁移到齐鲁大地。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

  参考文献:《元和姓纂》:“商周时国,系柏翳之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人,商时立国,灭于刑国。西周初重新立国,先依附楚,后亲齐国,终为楚穆王灭。”伯翳幼子玄仲在夏初被启封于江国,商末周初其后人再次被封。因地处楚、宋、齐三国之间,加之淮水泛滥,所以一直没能强盛起来,公元前623年被楚穆王灭掉。江国灭亡后,族人以国号为姓。江,同邛、邛通用。

0.125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