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书画

  三、光绪庚子之续刻 
己亥春(公元一八九九年),琢章公之子守中公聚族人而言曰:﹃吾盖氏之宗谱世有修辑之人。至同治庚午,吾先父倡为刊印,支分派别,秩然不紊。但子姓繁衍迄今又三十余年。不亟为续之,将来难於考证。且庚午之刻凤西(绍曾字凤西,北三昂之后,同治壬戊科举人,辛未科进士,诰授奉政大夫,实任四川南冲县知县)。实领其事。今凤西自蜀致仕归。过去襄事之人又大半谢世。及今不修,復何俟?﹄族人皆唯唯称善。於是拟於四月开雕,促各支胪列清册。由我二十一世族祖桂馨公负责校正缮写。惜守中公与 凤西公竟於冬月先后谢世。倡其始而未能观其成也。刻板工经年余,於光绪廿六年秋,谱牒告成。 
因家族浩大,命名多復。本次续修特拟定十六字,以为命名之序。自今以始,族中各宜恪守,谨列於左: 
如永其德  乃克作成  有为若是  允汝之能 
一排次十六字。议自二十四世起,凡童子及冠(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到了成年,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戴上成年人的帽子)。务於正月谒祖庙时到祖庙向名。襄事人授以某字,日后不得更换,亦不得擅自命名。(据传,自廿四世起,此十六字先依次排在名字中间一字;排遍后再将此十六字依次排在名字最末一字。排遍后再排在中间;排遍后再排在最末。周而复始,永远使用)。 
以上三次版本未曾查阅到。据说存世不多,仅见历次纂修序志及凡例八篇,民国十八年再续刊时转载。 

0.101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