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男人们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闯关东给日本人做劳工,他们当中大多都是被诱骗的,我的祖父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锦州给日本人做劳工,一天累死累活的难吃上一顿饱饭,晚上睡在洒了白灰(防潮)的地上,我的祖父实在受不了了就偷偷的溜进厨房休息,一天晚上被执夜的日本兵发现上手就打,日本兵哪里知道我的祖父是个练家子,而且武艺高强,转身一击打的日本兵直向后退,接着上前一掌就把日本兵打倒在地,日本兵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我的祖父感觉不对,俯身一看死了,愤愤的说:"他娘的,也忒不结实了。”
他並没有因此而发慌,他首先想到了家里的人,他担心日本人从劳工簿上查到他的来历殃及家人;于是他起身直奔河间老家带着一家老少六口离开了河间的缴抬头村前往大城。
他们是我的祖父缴振丰(十三世)、祖母毛氏,二祖父缴振鹏(十三世)、大姑(名字不详)、二姑缴炳珍、父亲缴炳文。
他们在大城休整了一段时间,又集结了几户人家准备远赴新疆,逃离日本人能及的范围。
独轮轮,徒步,艰难的行走在去往西北的路上,挨饿受冻,举步维艰,走到张家口我的祖父和我的二祖父缴振鹏走散,至今杳无音讯,有一户人家全部伤亡在路上。三个月后他们到达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陕坝镇,就是人们常说的后套。发现土地辽阔,粮食便宜到一块钱一石糜子米,人们的生活相对河间老家安逸。由此祖父就和一户段性人家(河北献县人,后来段清文给傅作义将军做了副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段清平在陕坝天主教堂做神父,人称段神父。)决定留下来。在此又有了我的叔叔缴炳义。
从此内蒙古河套地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就有了缴氏一族。是我的祖父用江湖侠义精神为子孙留下了一片天地。
上个世纪30年代未河间老家还有人找到我的祖父切磋武艺,不愧是武术之乡出来的人,离开家乡十年之久了还有人上门求教。
我的祖父不仅武艺高强,水性也是一流的,他曾经潜泳子牙河底涵洞震惊了整个村子。
在1942年我的祖父感染伤寒不幸去逝,享年56岁,尸骨就埋在陕坝镇北边的蛮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