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畧將軍海陽所守禦千戶公諱榮暨配臧宜人墓銘
   鄉貢進士直隸廬州府合肥縣知縣邑人周璣撰文
   金鄉縣儒學廩膳生員朱紋書丹
    金鄉縣儒學廩膳生員周允中篆額
   公諱榮,字世昌,世為金鄉之路地里人。厥先世祖,在宋有為點檢者,在元有為萬戶者,世次未詳。高祖諱旺,曾祖諱彥成,祖諱敬先,皆隱德弗耀。叔祖諱興,從戎有功,陞百戶,守禦海陽。考諱凱,凱興之姪也。興卒,無子,凱承之。娶胡氏,生公。
   公九歲而凱卒,母育之,煢煢孑立,內外無托,公能挺然獨立,識者奇之。又四年,公年十三歲,襲父職。又九年,公年二十二歲,母胡氏卒。公雖寡家庭之訓而天性夙成,未嘗學問而義理自達。韜畧之公旨故無不通,而尤能酷好儒書,手不釋卷。開目玩字義於心,運指學字畫於腹,一時同官者皆訪問焉。且侍親能孝,奉祠能誠。庶母屈氏能為父守節,而事之曲盡其禮。每於燕居危坐,未嘗跛依,接人之間,能盡款曲,年少者依禮貌之。又能推恩奴隸,矜恤軍卒,雖盛怒不致謾罵。志大不屈公侯,力大能挽強弓。嘗於與鎮守永康侯詰奏,而卒不為所抑。
   正統十四年,北兵犯京,朝廷羽檄徵天下兵,公往從之。不幸為宦者失機,天子蒙塵。公從大將軍協力為歸保京師之計。時北兵強盛,公且戰且卻,晝夜兼行,所殺敵人最多,而公甲中矢密如猬毛。及入京城,觀者凜凜,而公之容色自如。既而京師無虞,敵人逃遁,公與有功焉。所司論功行賞,而公與其列,乃陞為千戶,還守故地。又二十年,以長子景春承襲而歸故里,與宜人俱。
   宜人姓臧氏,前處士誠之女,工部侍郎善之孫也。性仁孝,敏而好學,通《通鑑》諸書,尤長於《周易》,且善識天文,觀星宿動止出沒,輒語子孫以兆,而卒無不應者。生五子:景春,承襲千戶,娶邱氏;景陽,娶高氏;景隆,博學能文,一時從學者甚眾,以仕途坑坷,知幾而隱,娶王氏;景雲,娶趙氏;景祥,娶康氏。長女金臺,適本縣士人王良;次女金鄉,適本所千戶許煐。
   公生人於永樂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於弘治十七年三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八歲。宜人生於永樂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卒於弘治十六年正月初一日,享年八十五歲。弘治十八年二月十六日,葬祖塋。子景隆懲前代發毀塋墓之弊,其斂殯用布帛不以金銀實棺,葬法依昭穆,不從法家謬說,葬具用灰砂,不用磚甎石為椁。凡百所谓,率依文公家礼行之。呜呼!公及宜人之德如彼,自有不能已於言者。故又繫之以銘,銘曰:
   金山碭碭,壽水洋洋。惟公挺生,邦家之光。夫人配德,慶澤悠長。有功懋盛,有德馨香。一代之慶,百世之芳。

0.1022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