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九年(1094)三月二十六日,提刑罗适过其里,知其孝义,欣然题写谱序:“人之子孙,相聚及七世不析居,同爨而食者凡五百余口,无憎爱,无亲疏,无怨不足者,亦难有也。彼兄弟不相让,父子有间言者闻之,得无愧乎?子孙当守而终之,更能教子孙以道义,使世学为儒为君子,此善之终者也。”又书“义门”两大字而去。这是对崇尚孝义,七世同居,和谐相处“金义门”的高度评价。罗适把察访实情奏于朝廷。政和二年(1112)八月十五日,宋徽宗赵佶下了一道《赠中奉大夫光禄卿金从鉴》的圣旨,其中有语云:“七世同居。俾天下之俗皆然,斯唐虞之治可并。兹特赠为中奉大夫光禄卿,赐紫金鱼袋,有司仍立‘义门’,书‘江南第一家’以旌异之,庶善知所劝,民皆向风矣,故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