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秦东园故居

  该宅第一、二进平屋;第三进为两层楼厅,上作居室,下为厅堂,方砖铺地,落地长窗,堂中悬有“庆善堂”匾。第二、三进之间向北侧延伸,建有平屋三间。全宅花园、院子、天井颇多,最东侧有一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小花园,过半亭、进门樘,是一石板天井。第二、三进间的北侧平屋前和第三进楼厅前均为院子。第三进后面西南侧是一个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大花园,园内广植名木奇花,百年以上的黄杨、木樨就有10来棵。宅内尚存一口古井,青石井圈上镌“永安泉”字样。[1] 

  2009年,秦东园故居被市政府列为第五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秦东园(1885~1953) 苏州吴江平望镇人,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长辈行医治病。及长,悬壶行医,专攻妇科。民国23年(1934年),任吴江县中医公会平望分事务所主任,县中医检定妇科专门委员,平望镇夏令施诊所负责医师。秦东园除应承门诊外,还出诊乡里,遇贫困病家则不计报酬。解放初期,组织平望医联会,并积极参加下乡巡回医疗。1951年11月,与黄德亨、金储之、王二仁等创建平望联合医院,还在平望区建立梅堰、秋石、平南、溪港和胜墩5个妇婴保健站,1953年病逝平望。

  

秦邦宪故居

位于无锡城中师古河上(今崇宁路112号)。秦邦宪(1907一1946),一名博古,字则名,无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故居原是地方名流、秦邦宪的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于清光绪末年。建筑分为东、西两条轴线。西轴线上共七进,每进面阔三间,两边有内廊相通,中间有中廊相连,计有房屋四十余间。布局完整,保存完好,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宅。1916年至1921年,秦邦宪随父母租赁其第四进居住,计有平房三间,门额有砖刻“进德修行”四字。秦邦宪在此居住6年,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具有重要的纪念价值。

 秦邦宪属无锡秦氏西关支后裔,出身望族。祖宅位于无锡城中中市桥巷,后出售他姓。父亲秦肇煌(1870一1916),字雨农,附贡生,浙江候补县丞,曾任浙江温州府地方审判厅刑事庭长,浙江鄞县、长兴县统捐局长。1916年,他返回家乡养病,寄寓在大河上秦琢如家宅,即现在的秦邦宪故居,同年11月22日病逝。秦邦宪在母亲朱阿菊的抚育下,与弟秦邦礼、妹秦邦范在此生活、读书,但家境日趋贫困。秦邦宪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49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