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传播

据《史记》·(楚世家)、《左传》、《百家姓》等史料记载:苗姓源自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芈姓王室的分支,若敖氏(闘氏)家族,楚国公族。苗姓始祖贲皇是楚国第十四代国君,若敖(熊仪)的玄孙、楚国令尹闘伯比的曾孙、楚国司马闘子良的孙子、楚国令尹闘伯棼的儿子。公元前605年,楚国发生内乱,贲皇逃奔晋国,被晋君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市西苗亭遗址),以邑为姓。这就是苗姓的来源。苗姓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许的历史。族人饱经了历次朝代更迭、乱世风雨和民族大迁徙的浪潮,现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二十多个省市,繁行人口一百一十多万,渊源单一、血统纯净,名人不绝于史书和当今。

明王朝统一天下后,于洪武三年(1370)颁诏从山西向河南、河北大规模移民。据新乡《苗氏族谱》记载:先祖兄弟三人(支)奉诏从山西洪洞县开始迁徙。一支迁往河北河间、一支迁往河南上蔡。我先祖一支迁至河南新乡小冀北苗庄(老苗庄)。约在明嘉靖年间,我一世祖由北苗庄迁来前河头村。自明洪武年间迁来小冀北苗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自明嘉靖年间迁来前河头村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从明初迁来的二老发展到现在,族人已分布新乡周边十几个村庄,衍生人口万余。前河头村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保留至今的苗氏宗祠,已成功申请新方市文物保护单位。有清乾隆年间编写保留至今且完整的《苗氏族谱》,有苗氏《六十四派》等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新乡苗氏自明初迁至小冀北苗庄,明嘉靖年间分迁前河头村,清康熙年间又分迁新乡周边村庄,兴旺于清中期。祠出族人遵祖训、勤耕读、艰苦创业、生生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乡苗氏的迁徙发展,有苦涩、有甘甜、有磨难、有荣光。迁徙:踏上新的征程,创建新的家园,开辟新的天地,铸就新的辉煌!



0.085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