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父有兄弟三人,曾祖父排行老二。上有长兄虽有一子却在十余岁夭折,故长门无后。下有弟弟,他们的后人在我父亲在世时还有来往,近十来年基本失联。他这一支的后代名字严格按照“文兆光明正大”排序,我们的这一支已经没有严格依照祖先辈分排序了。
我的爷爷有兄弟三人,我小的时候不光亲族之间,就是邻居也称我爷爷为“三爷”。爷爷的二哥有后代,给我这张亲族名表的堂兄即时他的孙子。爷爷的大哥无子,有一女早逝。爷爷的姐姐,我叫大姑奶奶,嫁到了牛家,如今和牛家后代仍有来往。爷爷的妹妹嫁到鲍家,有个女儿,我叫大姑妈,我小时候和我家住前后房,邻居称作鲍大姑。现在也知道大姑妈的后代,但已经少有往来了。
我的下一代随意起名了,也没有排“大”字,我哥哥的儿子有了后代更没有按照祖辈名字排序。因为我是女儿就不占乔姓了。
我小的时候和哥哥跟爷爷奶奶睡觉,直到爷爷病重在床为止。记得爷爷屋里是里外屋,里屋卧室,外屋一进门正对着们有个条案,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对太师椅。条案上面正中放着一个上弦的座钟,钟表的两边有花瓶、帽筒等明清瓷器。条案的上方挂有四联字画,是什么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时是小孩也不知道记这些。这种陈设是那时老家庭的“标配”。条案的左上角有三个牌位,这三个盒子每个盒子的正面有两条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有两个牌,三个盒子供奉六个人,上面刻有名字,木盒的的外壳可以从上面抽上来露出里面的两个牌子,牌子上的名字是谁我记不清了,那时我还处在学龄前也不认字。每逢春节和祭日,爷爷会要求我们在牌位前磕头。现在想起来应该有我爷爷的爷爷奶奶和爷爷的爸爸妈妈,也就是这张亲族名表中辈分最大的,我是给他磕过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