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其他姓氏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4]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4]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并迁移台湾新竹。[4]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入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子孙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4]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年)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