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氏族谱序》
圣人制礼莫重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祖。有百世不迁之祖,有五世则迁之宗,祖迁于上,宗易于下。祖宗之传序、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余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之承,辨昭穆之例,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以别,联疏以为亲,敦本以追繁,莫善于谱矣。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世之下,遂相视如路人,其能原宗族之礼,而追崇其祖宗也哉?
蔡氏惓惓于谱牒是辑也,出自周文王之子,蔡叔度生子曰仲,封于蔡国,子孙以国为氏,历传千百年。今枢密院使挺公,工部尚书杭公,概然欲统其宗,而思吾族播迁南北,苟无谱以志之,则吾之始祖左丞相淑公,一体而分者,将近如路人,是故修辑谱书,以收其族心甚盛也,事甚美也。然余闻之,谱牒之作,所以考古而征前、传今而裕后也。非其裔而强授之,不智;得其宗而故弃之,不仁。今日之举,亦为宗其宗而无冒他人之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智之说矣。爰书之以书序。
宋绍熙五年春
大学士迁监察御史除工部尚书
谢谔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