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等资料记载: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刘玄登基之后,派遣使者巡行郡国。万修被任命为信都(郡名,今河北衡水西南)令。[1]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刘秀到河北后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还悬赏:“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赏邑10万户。”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离蓟南下。
王郎称帝之后,河北各地大多数都拥护王郎,只有信都郡拒不投降王郎,信都令万修与太守任光、都尉李忠、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一起,同心同德固守信都,以待刘秀。[2]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春,刘秀自蓟回来,狼狈得不知往何处去,听说信都独为汉拒王郎,就奔赴信都。万修、任光、李忠等独守孤城,怕敌军来攻时保不住城池,听说刘秀到了,大喜过望,城中的官吏民众都称万岁,即时打开城门,万修与任光、李忠等率领官属欢迎晋谒刘秀。[3]
从平河北
刘秀入驻信都之后,万修被拜为偏将军,封造义侯。[4]
随后刘秀任命宗广领信都太守职务,留守信都郡,自己率领任光、万修、李忠等诸将征讨周边不服从命令的属县。整顿兵马之后开始讨伐王郎,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五月,汉军攻破邯郸之后,为了封赏万修在平定王郎之役所立功劳,刘秀又拜万修为右将军,此后万修跟从刘秀参加了平定河北的一系列战役。[5]
围困洛阳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称帝后决定首先夺取洛阳,为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作准备。
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汉军开始了攻打洛阳的战役,除了耿弇、陈俊屯军五社津(今河南巩县西北黄河上)负责阻击更始援军之外,万修、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刘植、坚镡、岑彭、王梁、朱祐等十一员大将在汉军大司马吴汉的率领下,开始围攻洛阳。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因为是杀害刘演(刘秀胞兄)的主谋之一,所以拼死防守,万修诸将围城数月都没有打下洛阳,后来朱鲔在岑彭的劝说之下投降,汉军才进入洛阳。[6]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改封万修为槐里侯。[7]
病故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