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姓始祖 桥勤
1.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
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2.乔德彰(873~954),字雅圭,新丰(今陕西临漳)人。唐天复二年(902)以承事郎任东阳县令。爱东阳土风淳朴,山水优胜,遂占籍城西峨豸坊,为东阳乔氏始祖,卒以裔贵赠太师。
其后裔衍为孔山、峨豸东西两宅。或云西宅即西乔。孔山为城廓南弄南段西侧原婺剧团宿舍一带的一小丘,旧名孔雀山,孔山为简称,与东门的里孔山相对,也称“外孔山”。南宋宰相乔行简在此建“乔宅园”。乔行简(1156~1241),城内孔山人,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爵封鲁国公,秉国政七年,是东阳籍官员中职务最高的历史人物,《宋史》有传。吴宁 乔氏在南宋有十人中进士,孔山派进士除乔行简外,还有乔行简之子乔元龙,侄乔为龙、乔从龙,族弟乔嚞(1175~1245)系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傅行简榜进士第二人。峨豸派则有乔行简从父、赠太子少保乔嘉言,监察御史乔梦符,枢密使乔幼闻,两淮都总管乔宗亮,祖孙父子四代仕宦。后裔分衍沧江、乔宅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