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1【约法三章】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西入咸阳,“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今常用于泛指事先与人约定必须信守某些规定。

2【项庄舞剑】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宴刘邦于鸿门。“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汝)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来比喻行动或言语暗中针对某一个人。

3【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代以“四面楚歌“借用为环境险恶,四面受敌的处境,或指孤立无援的意思

4【运筹帷幄】

源于《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有一天在洛阳南宫设宴招待文武大臣。在宴席上,刘邦问文武大臣:“诸位将领,你们坦率相告,我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而项羽怎么又会失去天下呢?”王陵回答说:“您派人攻城略地,取胜后论功行赏,与大家分享利益。而项羽嫉贤妒能,有功的人他就设计陷害,有才学的人他就怀疑。打了胜仗,得到土地,既不赏有功之人,也不给别人一点好处,所以他才失掉了天下。”刘邦听后笑着说:“你只知道这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在营帐之中决定计策,能取胜于千里之外,这点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抚恤百姓,保证供应不缺、粮食不断,这点我不如肖何;组织百万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点我赶不上韩信,他们三个都是杰出的人才,因为我用他们,所以能取得天下。项羽有个能人范增,他却不用,所以他失去了天下。”后来,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伸为筹划指挥。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楚汉相争时,刘邦在进军南郑途中烧掉栈道,表示不再返回关中,用于打消项羽的疑虑;随后率兵偷度陈仓,打败楚将,又回到咸阳。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来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6【鸡犬升天】

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刘安)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葛洪《神仙传·刘安》亦载此事。后遂用“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有关的人也跟着发迹。


0.109653s